夏日的綠皮火車

五月的一個週末,接到久未聯繫的老熟人老周的電話:“暖陽正好,你來青龍場喝茶嘛!”  在成都地鐵3號線上,我一直在回憶上世紀80年代的往事,打電話的老周——以前是小周,他比我小兩歲,在成都鐵路分局客運段成貴車隊任實習列車員。我那時從警校出來,正在乘警隊實習。在咣噹咣噹的301次綠皮車上,我和小周很快成爲朋友。輪班休息時,我們住在宿營車廂中,側身就可以說話。  綠皮車到貴陽要停留五六個小時。我們一起去爬黔靈山,到黔靈湖划船,在棗山路市場吃美食,逛大十字、噴水池那一片的新華書店。  列車上沒有空調,夏天非常悶熱,我們常常把車窗向上推開,讓涼風吹進來。由於是蒸汽機車,燒煤,煙塵也隨風飄進來。三天下來,白色警服已成灰色警服……  到了青龍場,街巷行人不多,兩側多了一些桉樹、柏樹、小葉榕和銀杏,立起數不清的電梯公寓。那些低矮的平房不見了。  我忽然想找“紅房子”。費了些時間終於找到了。那個龐大而陳舊的院落還在。門牌號爲“致順路271號”,牆上有“青鐵家園”字樣。門旁的那條小溪消失得無影無蹤。  “紅房子”是成都火車東站(貨站)編組站北側一片鐵路職工宿舍,形成於上世紀50年代。居住在這裡的有成都鐵路分局機務段、客運段、火車東站等單位的職工家庭。當時,還沒有“致順路”這個路名,也沒有“271號”這個門牌號,當然,也沒有“青鐵家園”這個小區名稱。“紅房子”四周就是田野,南門外有一條小溪,周圍的農戶挑着蔬菜擔子,經過小溪,常常停下來,把蔬菜浸在溪水裡洗一洗。  我和老周碰面後就去吃“豪華刀削麪”,然後到致順路和致強路交岔口一家茶坊喝茶。一側身,就看見火車頭浮雕牆、有年代設計感的鐵軌公園。老周說,“這是‘5811鐵路印記’。2019年1月建成這個文創廣場,‘5811’取自寶成鐵路通車的日子——1958年1月1日。”  我和老周聊到301次綠皮車上發生的一件事。那是一個悶熱的夏日,綠皮車車廂活像沙丁魚罐頭。火車經過桐梓站駛入一個長隧時,5號硬臥車廂發生了一次短暫停電。很快,對講機就接到報案:一名旅客的密碼箱在停電時失竊,內有“鉅款”一萬三千元。待我擠到5號硬臥車廂時,當班實習列車員小周、列車長老許都在。  我在軟臥車廂一號包房開始對5號硬臥車廂的8名旅客和小周逐一詢問。警長老歐大概是考察我,主動當我的助手,一邊安靜地聽着,一邊作筆錄。  我很快就弄清了事情的大致輪廓。按照規定,在列車即將進入隧道時,各車廂列車員必須打開車廂照明開關。小周去撥開關時,燈不亮,他反覆撥多次,燈才亮,導致5號車廂進入隧道後,有了十八秒鐘的黑暗時間。當時車窗保持向上推開約20釐米。右邊靠窗坐着的是一名外貿公司經理,他放在茶几下的密碼箱不見了。坐在外貿經理對面的女青年,第一時間向列車員小週報案。  詢問完一輪,我一籌莫展,老歐不動聲色。  這時有人敲包房門。小周走進來,說出了他的直覺:“那個報案的美女是這趟列車的常客,我感到她話裡話外似乎隱藏了什麼……”  再次訊問這名女青年,案子終於破了!打開她的旅行箱,裡面靜靜地躺着一隻密碼箱,密碼箱內有一萬三千元人民幣。在那個年代,這真是一筆鉅款。那時,我的實習工資一個月才39元。  我因此受到乘警隊嘉獎一次,小周因爲協助辦案,受到客運段嘉獎一次,獲獎金20元。三個月後,小周出任列車安全檢查員。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參加了小周的婚禮,小周也參加了我的婚禮。從那之後,我們的小聚漸漸變得稀疏……忙着上班,忙着育兒,忙着考職稱……種種瑣事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我們的友誼斷斷續續。見面時有些好消息,譬如他提幹擔任列車長了,擔任車隊長了。綠皮車變成紅皮車,又變成子彈頭了;成貴高鐵開通了,從成都東到貴陽,居然只要3小時了!  茶水已經變得清淡,我們站起,在火車頭浮雕前,請茶坊服務員給我們拍一張合影。在我們的正前方,三角梅、夾竹桃、薔薇花開得正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