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臺灣水淹成龍」氣候教育影片 環境部今移師雲林首映

氣候變遷署以布袋戲手法在成龍溼地,拍攝首部氣候教育影片,今天在雲林首映。記者蔡維斌/攝影

因應極端氣候,環境部以「海平面下聚落」的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遭受海水倒灌重大災難,以及如何將成龍溼地發展成爲國內因應氣候變遷最佳教育場域的歷程,拍攝成「西遊臺灣水淹成龍」教育影片,今天雲林首映,成龍國小師生全數參加,這部以布袋戲和實景手法拍攝的影片饒富趣味和教義,將在全國各校播放宣導。

觀樹教育基金會及義美環境保護基金會結合在地「聲五洲」掌中劇團拍攝「西遊臺灣水淹成龍」影片,以偶劇童趣介紹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及因應調適方法,選在今天世界環境日於雲林鎮南國小教師研習中心首映,雲林縣府、成龍社區發展協會、成龍國小等單位應邀觀賞。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指出,面對氣候變遷挑戰,「減緩與調適」成爲兩大重要議議,爲讓民衆瞭解「調適」的重要,影片特選擇低於海平面57公分發展成爲因應氣候變遷教育示範場域的口湖鄉成龍溼地,作爲拍攝地點。

蔡玲儀說,成龍溼地原是農田,因長期抽水地層下陷,1986年起幾次颱風爆發海水倒灌,農地廢耕,2005年被以「生態休耕」保留爲溼地,2009年透過觀樹教育基金會推動生態覆育與社區文化再造成果斐然,獲國家永續發展獎,成龍溼地並獲列國家重要溼地。

觀樹基金會並引進藝術家,建造俗稱「躼腳厝」的高腳屋綠建築與水共生,作爲易淹水地層下陷區的示範屋及溼地環境教育基地,展示成龍溼地人與環境的關係,以及發展生態養殖過程和故事。

她說,去年環境部與國科會發布「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指全球暖化2度C,臺灣灣海平面將上升約34.5公分,因此期以「成龍經驗」作爲因應氣候變遷調適與提升韌性的示範場域,將來也將成龍成功案例納入國家調適計劃。

影片以西遊記人物爲主,搭配在地逗趣搞笑的「蚵仔嫂」、國際藝術家「喬治」串場,描述全球暖化已不可逆,連孫悟空借鐵扇公主芭扇也無力迴天,從淹水災難到高腳屋,闡釋與水共生「調適」的重要。

會中有獎徵答送精緻竹篇芭蕉扇,小朋友熱烈搶答,觀樹基金會執行長洪粹然表示,近期內將推出國、高中校外教學「陷在進行式-成龍村下陷探秘」,提供8個免費梯次參訪,歡迎踊躍報名。

影片演出的布袋戲團在首映會與小朋友互動,帶動全場熱鬧氣氛。記者蔡維斌/攝影

氣候變遷署以成龍溼地對抗氣候變遷的成功案例,拍攝首部氣候教育影片,今天在雲林首映,由署長蔡玲儀主持。記者蔡維斌/攝影

氣候變遷署以成龍溼地對抗氣候變遷的成功案例,拍攝首部氣候教育影片,雲林首映成龍國小應邀表演幸福之歌。記者蔡維斌/攝影

氣候變遷署以成龍溼地對抗氣候變遷的成功案例,拍攝首部氣候教育影片,教民衆如何調適因應多變氣候,今天在雲林首映。記者蔡維斌/攝影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一個月!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