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NGOs環境會議首移師南部 聚焦馬頭山保育與環境議題
上午的記者會由行爲藝術團體「示木申昆」以環保行動劇「裂山」揭開序幕。(林雅惠攝)
第22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於今(20)日、明(21)日在高雄馬頭山舉行,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公民團體、專家學者、公部門代表及在地民衆超過200人蔘與,爲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屆,也是首次於南部舉行,此次會議不僅關注馬頭山在地環境保育,更針對臺灣多項急迫環境議題進行討論,並將彙整52項提案,於四月地球日前送交總統府,要求政府相關部會處理與列管。
上午的記者會由行爲藝術團體「示木申昆」以環保行動劇「裂山」揭開序幕,象徵環境破壞與守護的拉鋸,隨後,多個公民團體代表發言,強調保護馬頭山及推動成立「馬頭山國家自然公園」的必要性,期盼透過生態調查、環境教育及永續旅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第22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於今(20)日、明(21)日在高雄馬頭山舉行,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公民團體、專家學者、公部門代表及在地民衆超過200人蔘與。(林雅惠攝)
臺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陳椒華指出,馬頭山是大高雄百萬人口的飲用水源保護區,曾因開發商僞造環評資料企圖興建事業廢棄物掩埋場,遭在地自救會揭露,顯示當地生態與水資源的重要性,然而,近年來馬頭山仍持續面臨「事業廢棄物掩埋場」、「新農業循環園區」、「光電開發案」等威脅,甚至發生非法掩埋2800立方公尺廢棄物的事件,引發外界關注。
多個公民團體代表強調保護馬頭山及推動成立「馬頭山國家自然公園」的必要性,期盼透過生態調查、環境教育及永續旅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林雅惠攝)
本屆會議邀請30多個公民團體與多所大專院校師生參與,包括實踐大學、高雄師範大學、成功大學、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等。公部門代表也罕見地參與民間環境會議,包含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高雄市政府農業局、交通部公路局等單位,展現公私協力推動環境保育的可能性。
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黃惠敏表示,馬頭山爲國土綠網北高雄惡地丘陵生態熱點,生物多樣性豐富,媲美國家公園,然而環境破壞持續威脅當地生態,呼籲政府儘速成立國家自然公園,以維護珍貴資源。(林雅惠攝)
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黃惠敏表示,馬頭山爲國土綠網北高雄惡地丘陵生態熱點,生物多樣性豐富,媲美國家公園,然而環境破壞持續威脅當地生態,呼籲政府儘速成立國家自然公園,以維護珍貴資源。
臺灣師範大學蘇淑娟教授表示,「人類世」(Anthropocene)概念提醒我們,人類活動對環境影響深遠,氣候變遷下更應守護脆弱生態,此次選址高雄馬頭山,突顯泥岩區域環境的特殊性及其面臨的挑戰。
旗山三協裡裡長劉文寶表示,旗山馬頭山好山好水,今年一月馬頭山南邊麗湖被不法傾倒事業廢棄物被發現,現場被傾倒超過2800立方公尺,深度逾4米,檢警抓到嫌犯並起訴7人,最後卻裁定5萬元交保,實在太離譜,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一起守護這塊乾淨的土地。
內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龔文雄則指出,西南泥岩地區從臺南左鎮、龍崎到高雄內門、田寮、燕巢,涵蓋大片泥岩惡地,在極端氣候變遷中扮演乾旱物種基因庫的重要角色,卻長期被忽視。他建議政府應啓動泥岩區域生物多樣性研究,爲未來保育政策提供依據。
臺南社區大學研究員陳泰豪亦強調,馬頭山的自然與人文價值不容忽視,應與龍崎地質公園攜手推動保育行動,並透過公民參與,深化地質與生態物種紀錄,確保土地的永續發展。
此外,苗栗縣環境保護協會理事長陳祺忠點出,政府放任廢棄物廠商隨意棄置,導致民衆對廢棄物處理失去信心,他呼籲政府應加強法規執行,取締不法業者,避免環境遭受進一步破壞。
本次會議將於21日閉幕,並彙整討論結果,最終提交總統府,期盼政府能正視環境議題,積極迴應民間訴求,爲臺灣的生態保育與環境永續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