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IP搭載遊戲 傳播中華文化

2024年德國科隆國際遊戲展日前開幕,大陸游戲產品受到國際遊戲愛好者的關注和喜愛。圖爲民衆在《黑神話:悟空》拍照區拍照。(新華社)

大陸3A遊戲《黑神話:悟空》上市短短5天內全球銷售超過千萬套,除了大陸國產遊戲品質的新突破受到關注,另一關鍵在於世界觀來自於中國小說《西遊記》IP。中新社引述大陸游戲學者劉夢霏的看法指出,遊戲具備強大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透過海外玩家的體驗,爲中國文化在全球傳播提供寶貴的契機。

《黑神話:悟空》成功讓《西遊記》故事走出海外。大陸游戲業者指出,這類遊戲不僅提供娛樂,更承載藝術與社會內涵,能夠激發廣泛討論,影響主流文化,甚至塑造一種新的文化潮流。

北京師範大學教師劉夢霏指出,遊戲在文化傳播的特性不同於其他媒介,更強調互動性和沉浸感。《黑神話:悟空》作爲以中國文化爲主題的作品,在海外玩家的體驗過程中,能爲中國文化的全球傳播提供了寶貴的契機。

不過,這款遊戲在臺灣引起兩極化反應,有人對《西遊記》這樣從小熟悉的故事能搬上高品質的遊戲舞臺而叫好;也有部分網友基於政治等因素並不埋單,認爲在遊戲內的單項比較,例如劇情、打擊感、細節設計等,與一些歐美3A大作仍有差距。

這股風潮也引發不少網友感嘆,以前臺灣製作的《金庸羣俠傳》、《仙劍奇俠傳1》等經典遊戲輸出大陸、引領華人遊戲圈的,進而帶出臺灣遊戲產業不振、國產研發遊戲失落多年、只想代理國外遊戲賺快錢等話題討論。

同樣在大陸也有反思聲音。有陸媒撰文評論指出該遊戲已不再單純是一款遊戲,成爲一些人眼中的時尚單品或社交貨幣,認爲不能也不該承擔那麼多遊戲外的東西,尤其過度宣傳把遊戲擡升到「前無古人、趕日超美」高度的「捧殺」,甚至不高喊支持就是「打壓國產遊戲」的理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