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不會被擋住」...淡江大橋絕美日落 最佳拍攝點曝光
新北市淡水區的「滬尾漁港」爲工程人員公認最佳夕照拍攝點,不僅安全,附近餐飲商家也多。記者胡瑞玲/攝影
淡江大橋昨(16日)完成合龍工程,預計明年4月達到完工水準、5月9日通車典禮、5月12日正式通車,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前往捕捉美照。交通部公路局今曝光最佳夕陽拍攝景點,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的「滬尾漁港」爲工程人員公認最佳拍攝點,不僅安全,附近餐飲商家也多。
淡江大橋主跨距達450公尺,全長920公尺,規模呼應淡水河口的壯闊自然,橋面設置雙向各5公尺寬的人行與自行車道,成爲一座開放的空中觀景平臺,讓民衆能自在欣賞淡水夕陽與海天一色的美景。
北區公路新建工程分局段長鄭閔中說明,當初評選階段,就要求分析淡水夕照影響,最終由扎哈哈蒂參考雲門舞集設計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獲選,其橋塔偏向淡水端,避開四季落日位置,讓夕照與淡江大橋完美融合,且大橋的跨距也讓橋型可兼顧環境生態與日落美景。
鄭閔中表示,設計團隊模擬12處淡水河畔觀賞夕陽景點,確保無論春夏秋冬,橋樑都能與淡水夕陽相融,尤其關鍵之處,在於設計上刻意將主橋塔偏向淡水側,避免夕陽被阻隔,讓日落餘暉依舊能綻放光輝。這樣的配置不僅保留了「日落之美」,也造就全球最大跨距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展現工程與美學兼容幷蓄的精神。
公路局表示,留下「夕陽」的信念,獲得正面回饋,不僅是對設計團隊理念的肯定,更顯示社會大衆對於「設計不打擾夕陽」的期待已部分實現,也讓人更加期盼全橋完工後,能完整展現這份共榮之美。
公路局強調,淡江大橋未來通車後,不僅可大幅縮短淡水與八里通勤距離,健全北部濱海快速路網,促進臺北港發展,更將成爲象徵「憧憬與回家的意象」的國際地標。無論是旅人從海外返國,或搭乘飛機俯瞰大臺北上空,遠遠望見橫跨淡水河口的橋影,便能心中一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