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三大影響!易喘、耐力差、恢復慢 除了肺癌、頭頸癌風險大增25倍

吸菸者罹患頭頸癌的風險約爲非吸菸者的5至25倍,新興煙品一樣含有尼古丁、焦油、甲醛、乙醛等有害物質。記者林俊良/攝影

根據113年十大癌症死因,口腔癌位居第六位、食道癌居第九位;前者死亡人數3,687人,後者爲2,076人。吸菸會增加肺癌的風險無庸置疑,亦是口腔癌、食道癌的致病因子,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吸菸者罹患頭頸癌的風險爲非吸菸者的5至25倍,暴露在二手菸、三手煙環境下,也會引發呼吸系統疾病或罹患鼻癌、口腔癌。

頭頸癌包含了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嚥癌、喉癌等,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建立的全球癌症統計資料庫顯示,2022年全球頭頸癌新增逾90萬例,有超過40萬人因吸菸死亡。頭頸癌的發生率居高不下,且晚期患者的比例也很高,患者除了外觀,呼吸、吞嚥、語言等重要功能也受到影響。

另有研究顯示,吸菸者罹患頭頸癌的風險約爲非吸菸者的5至25倍,罹病風險隨煙齡與每日吸菸量增加而升高,即使一天抽不到3支菸,風險亦增加50%。而民衆關心的加熱煙議題,羅素英指出,加熱煙與傳統紙菸都是菸草製成,含有尼古丁、焦油、甲醛、乙醛等化學成分及致癌物質,一樣傷身。

沒有科學實證顯示加熱煙對健康危害低於其他煙品,2019年發表於「菸草控制期刊」(Tobacco Control)的研究報告指出,加熱式煙品的使用溫度約在攝氏350°C以下,加熱煙的聚合物濾材(polymer-film filter)在加熱到約攝氏90°C時,就會釋出急毒性與高毒性物質「甲醛氰醇」,即使濃度很低,也具有高毒性。

羅素英提醒,加熱煙的使用方式,可能會讓使用的時間間隔縮短,反而更增加使用者對尼古丁和其他有害化學物質的攝入量。新興煙品多變的產品設計讓青少年忽略背後潛藏的健康風險,尤其,尼古丁具有強烈成癮性,且會刺激交感神經,讓心跳與血壓上升,雖然帶來短暫興奮,但長期反而造成精神疲勞、專注力下降。

「易喘、耐力差、恢復慢」是吸菸三大影響最明顯的特徵,不論直接吸菸或暴露在二手菸環境中,都會慢慢侵蝕健康。羅素英呼籲,落實「拒菸三不」:不嘗試、不購買、不推薦,更不要誤信新興煙品可以「減害」。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