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爲道安改善互槓 桃園市赴交通部秀精進成果
交通部23日邀桃園市政府交通局分享交通安全改善作爲及成果。(蔡明亙攝)
桃園市道安改善狀況曾被交通部點名改進,雙方一度隔空交鋒。交通部今邀桃園市政府赴中央分享交通安全改善作爲及成果,桃園不僅人口增幅冠居全臺,汽機車數量也上升,道路擁擠程度六都第三。桃園市交通局表示,行人事故死傷自2022年起已逐年降低,正多管齊下透過執法、工程及教育宣導面改善交通安全。
桃園市交通局交通安全資訊科長黃貴正說明,桃園去年總人口233.8萬人,人口增幅全臺之冠,機動車輛持有約227萬人,汽機車數皆較2021年增加約4.77%,道路擁擠程度則是六都第三。
分析桃園市行人事故,近年於2022年死傷2482人達高點後逐年下降,去年死傷降至2009人,其中死傷最多的事故類行爲「人與車穿越道路中」,行人事故涉入則以機車56.8%最高、小汽車次之,族羣以高齡者31.6%最高,好發時間爲冬季、昏峰。
黃貴正表示,針對行人事故防治,執法首重速度管理,工程優先檢討高風險行政區人行環境,設計上以自主降速及阻隔設施,教育宣導則採全齡宣導,去年在人本友善環境進化部分,也針對路口行人安全設施施作改善,含行人庇護島、葉片型安全島等,並輔以組合式減速平臺、護欄式標線型人行道、行人穿越警示系統,使人車防護更安全。
黃貴正提到,桃園也針對瓶頸路段檢討路口轉向車流問題改善,去年施作偏心左轉車道104處,整體平均路口停等時間下降14%、肇事率也降低16%;桃園也全臺首創人因視覺雙色溫路燈設計,着重行人被看見,降低30.2%夜間事故。
桃園市除精進高齡者宣導防治工作外,也培植道安改善專業能量,應用於在地交通工程改善,機車駕訓也結合無照管理,鼓勵無照者考領駕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