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斥750萬改善通學廊道 觀音區5校已完成施工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10日前往觀音區視察草漯國小通學廊道改善工程。(廖姮玥攝)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10日前往觀音區視察草漯國小通學廊道改善工程。(廖姮玥攝)

桃園市觀音區草漯國小學生數逾1500名學生,上放學期間家長接送汽機車量相當龐大,桃園市養護工程處向國土署爭取工程經費約750萬元,以多校合併專案方式辦理通學廊道改善。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表示,觀音區人口成長速度快,目前觀音區共有5所學校納入通學廊道改善計劃。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10日前往觀音區視察草漯國小通學廊道改善工程。(廖姮玥攝)

草漯國小鄰近臺15線道,觀音地區最大型的國民小學,近年隨着都市計劃發展,地區人口不斷增加,草漯國小的學生人數也逐年提升,由於周邊多爲發展中區域,常有大型作業車輛行經影響學童安全,因此校園周邊的人本安全交通改善刻不容緩。桃園市政府規畫於4年內改善超過百所學校的通學廊道,截至目前,已有77所學校完成改善工程,32所進入規畫階段,8所正在施工,距離2026年成100所學校改善目標的進度已接近8成。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10日前往觀音區視察草漯國小通學廊道改善工程。(廖姮玥攝)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10日前往觀音區視察草漯國小通學廊道改善工程。(廖姮玥攝)

蘇俊賓指出,桃園市人口成長率已經成長達1%,而觀音區更高達4.2%,其中草漯國小附近的草新裡和草漯裡分別成長6%及8.5%,進一步凸顯草漯國小通學廊道改善的必要性。目前觀音區內共有5所學校納入通學廊道改善計劃,包括觀音國小、新坡國小、育仁國小以及草漯國小均已完成改善工程,至於觀音國中,市府正計劃向國土署提案爭取經費支持,待經費覈定後將盡速施工,進一步提升學生通學安全。

養工處表示,草漯國小通學廊道改善工程於去年10月完工,以多校合併專案方式辦理,工程經費約750萬元,改善內容針對校園周邊200公尺的既有人行道重新打造成具有多目標功能新式人行道空間,包括設置多處無障礙斜坡串聯路口與人行空間、新增實體島頭與停車彎、規畫候車亭雨庇與家長接送區、增設路口交通及行人號誌、協調管線單位辦理設施遷移等多項改善,給予學童平整寬敞、安全安心的停等空間,也提供學生家長便利的接送環境,創造共贏的人本交通,讓孩子們能夠安心地走在人行道上,快樂上學、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