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複製美國SpaceX的成功”,爲實現航天雄心,印度押注私人航天公司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甄翔】印度政府近期連續出臺政策,爲民營航天發展提供支持。《日經亞洲評論》10日報道稱,今年2月,印度國家航天促進與管理中心(IN-SPACe)設立了總額達50億盧比(100盧比約合8.3元人民幣)的基金,推動航天科技商業轉化並減少進口依賴。初創企業和中小企業符合條件的航天項目可申請到最高六成的項目成本補貼,大企業能申請到四成補貼,單個項目的補貼上限爲2.5億盧比。印度希望該基金能幫助印度企業改進技術,從而提高印度航天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去年10月,印度政府還批准設立了一隻專門支持航天初創企業發展的風投基金,該基金未來5年的總投資額將達到100億盧比。此外,印度“航天國家隊”也向國內私營企業打開合作大門,私營企業可使用政府航天機構的火箭執行發射任務。

報道稱,近期印度航天初創企業發展已取得一定成績。例如,總部設在班加羅爾的Pixxel公司1月使用SpaceX公司的火箭將3顆高光譜成像衛星發射升空。高光譜成像衛星可用於礦產和油氣資源勘探,也能服務於環保和農業。公開信息顯示,Pixxel已成立5年,其總融資額達到9500萬美元,美國科技巨頭谷歌也是投資方之一。Pixxel還計劃組建服務於印度空軍的“蜜蜂衛星網”。另一家總部位於班加羅爾的航天初創企業Digantara也於今年1月用同一枚SpaceX火箭發射了一顆商業衛星,該衛星裝備了具有物體跟蹤功能的太空相機,能監測太空垃圾,有助於保護近地軌道衛星免遭太空垃圾撞擊。除上述兩家公司外,印度還有一些其他航天初創企業,有的生產衛星推進系統,有的生產火箭。市場情報機構Tracxn統計,印度航天初創企業過去5年的總融資額已超過3.5億美元。印度官方投資促進機構預測,今年該領域市值有望超過130億美元。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印度方面希望複製美國SpaceX的成功。IN-SPACe主席古恩卡表示,今後印度探月計劃可使用民營企業的火箭,這將帶來“價值四五十億美元的商機”。目前印度已有Skyroot Aerospace和Agnikul Cosmos兩家初創企業成功完成了火箭發射亞軌道測試。不過古恩卡表示,他們仍在分析哪些非政府實體未來可爲印度製造火箭。

儘管目前印度航天僅佔全球航天經濟總量的2%-3%,但《日經亞洲評論》認爲印度航天產業深具潛力。報道稱,印度航天的一大優勢在於成本低廉。例如,印度近期完成了月球和火星探測發射任務,兩次任務的總成本據稱不到1.5億美元。Pixxel高管認爲,印度航天已經有良好基礎,但還需要三四十年的發展時間。Pixxel聯合創始人阿邁德直言,印度航天預算投入較小,很難超過美中兩國,但印度已經“接近全球航天三強”。

古恩卡1月在世界經濟論壇官網發表文章,表示印度航天經濟即將迎來“變革性擴張”。不過,古恩卡也承認印度航天業面臨挑戰,包括需要培養一支高技能的人才隊伍,以及建立“有韌性”的航天供應鏈,打造可靠的國內航天元器件製造生態,提高技術獨立自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