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東西勞務協作深入更偏遠地區
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聚焦重點羣體就業、靈活就業人員權益保障等熱點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充分彰顯出社會各方對就業問題的關注與重視。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相關決策部署,把勞務協作和勞務品牌作爲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動羣衆增收、產業興旺與鄉村振興。
“初到上海時,面對全新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我有些忐忑。但公司提供了系統的崗前培訓和導師帶教,幫助我快速融入併成長。”5年前從臨滄技師學院畢業後,付志華通過校企合作進入上海振華重工長興分公司,成爲了一名“臨滄·崇明海洋裝備工”。如今的他已經練就一手排線“絕活”,不僅收入穩步提升,還有效改善了家庭生活條件。
付志華的經歷是滬滇攜手共鑄勞務品牌“金名片”,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生動縮影。作爲主要勞務輸入地,上海市將本地勞務品牌建設融入到滬滇勞務協作的大背景中,瞄準雲南對口幫扶地區特色優勢產業和上海急需緊缺產業,與雲南省開展勞務品牌共建,孕育出了一批帶動作用強、輻射範圍廣、示範效應好的勞務品牌。
依託繁榮的海洋裝備產業集羣,崇明區攜手雲南省臨滄市打造“臨滄·崇明海洋裝備工”勞務品牌,爲當地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人才動力;基於上海城市建設對高素質建築產業工人的旺盛需求,兩地共同培育“怒放浦江建築工匠”勞務品牌,推動雲南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進入建築產業工人大軍;“長寧繡娘”勞務品牌充分發揮上海設計研發及雲南基礎生產優勢,帶動雲南當地1556名婦女實現靈活就業,年創收2000萬元……通過共建勞務品牌,滬滇兩地實現優勢互補、人崗匹配,推動經濟協同發展。
在衆多勞務品牌中,“臨滄·崇明海洋裝備工”勞務品牌較具代表性。在人社部門的推動扶持下,滬滇深入推進校企合作,共建“實習+就業”培養模式,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精準對接。同時,人社部門還積極鼓勵企業通過開展技能比武、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等提升員工技能水平。通過“點對點”返崗復工、“就業培訓+勞動保障”等暖心服務穩崗留工,讓雲南務工人員感受到“家”一般的歸屬感。
“我是滬滇勞務協作的受益者,我期待今年兩會後像這樣的勞務協作可以進一步深入更加偏遠的地方,讓更多人獲得更高質量、更廣泛的就業機會。”上海振華重工長興分公司雲南籍職工段佳紅說。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爲信息發佈平臺,如您認爲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