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推進“五篇大文章”|兩會關注
做好“五篇大文章”需要完善的政策引導和相關 配套支撐。例如,明確銀行、保險、證券等各類金融機構立足職能定位,爲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提供融資支持。
3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總體要求、重點領域、主着力點和政策引導作出系統設計。
受訪專家指出,《指導意見》將金融“五篇大文章”統籌爲系統性政策框架,解決了政策分散、協同不足的問題,便於全國統籌推進。釋放了政策協同推進金融監管改革的信號,風險防控和金融創新協調推進的信號,金融開放和金融機構參與國際競爭的信號。
發展路徑出爐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指導意見》,推動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總體要求。到2027年,金融“五篇大文章”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融資可得性和金融產品服務供需適配度持續提升,相關金融管理和配套制度機制進一步健全。
具體到五個方面,《指導意見》給出了更明確的要求,即科技金融體系與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目標需求更相適應;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質效進一步提升;普惠金融體系持續完善;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更加豐富;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取得積極進展,數字化金融監管能力有效提升。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點領域和主着力點是什麼?《指導意見》明確,科技金融需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綠色金融需堅持“先立後破”,統籌對綠色發展和低碳轉型的支持,豐富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產品服務;普惠金融要完善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普惠金融體系;養老金融要服務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發展,推動實現養老金穩健增值;數字金融要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和應用,健全數字金融治理體系等。
此外,《指導意見》還提出做好“五篇大文章”需要完善的政策引導和相關配套支撐。例如,明確銀行、保險、證券等各類金融機構立足職能定位,爲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提供融資支持。強化綠色金融數據治理。加強養老資金安全防範和投資管理。完善企業科技含量評價指標體系,全面推行“創新積分制”等。
便於統籌推進
知名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指導意見》將金融“五篇大文章”統籌爲系統性政策框架,解決了政策分散、協同不足的問題,便於全國統籌推進。此外,明確了“五篇大文章”的實施路徑,比如金融科技強調“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數字金融強調應用場景。同時,還強化了創新和風險平衡,例如針對科創企業設計風險評價模型。
“此次將2027年作爲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階段性目標,與‘十四五’規劃銜接,爲‘十五五’規劃預留空間,時間跨度適中,目標務實,目標可及性強。”盤和林直言,“當然,挑戰和機遇並存,例如,中小銀行依舊面臨着數字轉型成本較高的挑戰。”
盤和林指出,《指導意見》在此時發佈,首先是爲了穩增長,讓金融加力支持科技創新等關鍵領域,其次是爲了做好“十四五”規劃收官和中長期規劃銜接。最後,深化金融強國戰略,金融“五篇大文章”也是金融轉型破局突圍的方向。
“《指導意見》優化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加大了對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的股權融資支持力度,一級市場科技型企業融資端預期改善。”談及對融資端的影響,國金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舒思勤對記者表示。
釋放多重信號
今年全國兩會上,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也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記者注意到,有多位代表委員圍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具體舉措建言獻策。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提出,結合當前養老金融市場情況,建議創新開發更多提供中長期穩健收益的養老金融產品、加快探索中國特色的個人養老金長壽風險新型風險轉移機制等。
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金融學院院長範小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建議,爲有效防範“洗綠”“漂綠”風險,要構建並不斷完善科學、統一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以此爲基礎形成綠色金融供給的標準化體系。此外,還提出將綠色金融發展融入產業轉型的全鏈條,以綠色金融發展推動產業深度轉型等建議。
記者注意到,代表委員們的建議多與此次發佈的《指導意見》要求相吻合。例如,《指導意見》中提及,要“加強養老資金投資管理,推動實現養老金穩健增值”“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的金融風險管理,強化綠色金融數據治理,防範‘洗綠’‘漂綠’風險”等。
在盤和林看來,《指導意見》的發佈釋放了政策協同推進金融監管改革的信號,風險防控和金融創新協調推進的信號,金融開放和金融機構參與國際競爭的信號。將助力金融系統破局,提高金融系統賦能經濟的能力,同時強化金融功能定位,強化金融機構的專業性,並推動金融和產業科技結合。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建議應向金融科技傾斜資源。在數字轉型,尤其是‘人工智能+’方面需要提速。”盤和林最後建議道,“此外,要創新風控技術,應對多元金融需求,並做好產品創新,將業務向‘五篇大文章’確定的方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