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明星”企業破產,負債323億,員工離職,倒黴的只有投資者
今年9月底,商界“爆”了一顆大雷。
當代集團被323億的高額債務壓垮,申請破產重整,此消息一出,不少投資者的天都塌了。
當代集團下的人福醫藥,是鼎鼎有名的“明星”產業,大多股民都持有該集團旗下的股票。
而如今,當代集團宣佈破產,這意味着此前的投資,將血本無歸。
當代集團的創始人,也成爲了股民眼中的“老賴”。
這家明星企業爲何走到了破產這一步?當代集團坍塌之後,人福醫院該何去何從?
商界“神話”
對於喜歡看金融新聞的朋友來說,當代集團的倒閉其實並不突然,早在2023年,監管局就已經介入了調查。
當時,監管部門查到,當代集團旗下的三家公司,人福醫藥、ST名城以及三特索道,都存在斜線信息披露,甚至還有違法的問題。
其中,人福醫藥的問題十分嚴重,在2018年,該公司出售了100%的股權,之後購買了價值16一的房產、收購藥店股權等,在交易時,均未走審議程序。
2018年-2022年,該企業存在通過“合作單位向人福借款、代付稅費”的情況,這屬於是非經營性的資金佔用。
並且,其子公司的財務報告存在差錯,湖北證監局因上述問題,向當代科技集團、人福醫藥、以及艾路明給予了警示,而這件事也已被證監局立案。
當代集團創下的大廈之所以坍塌,說白的還是商業策略太過激進。
在醫藥行業興起的時候,艾路明開了一家小型研究機構,這也是人福醫藥的前身,當時國內的醫藥行業正是發展的好時期,對於很多藥物的需求量特別高。
而艾路明就是看準了這個時機,拿出了團隊研究出的“麻醉”新產品,因效果好,這家校小研究所在市場上有了一席之地。
有了足夠的資金之後,艾路明將目光放到了其他領域,他的目標從來就不是賺一筆錢,而是要成立自己的商業帝國。
爲了完成這一偉大壯舉,他開始以收購、參股的方式,涉獵與各個醫藥行業以及其他行業,其中包括證券、股票、藥品、血製品、診斷試劑以及保險。
他用人福醫藥組建過多家醫院的優勢,入股了多個證券、保險、銀行,甚至連金融類的行業也有涉獵。
信息來源:證券實報
破產負債的原因
作爲最早跟着艾路明的人福醫藥,它每年所帶來的收益十分龐大,這些資金讓艾路明能夠不斷的前進。
就這樣,人福醫藥提供資金,艾路明拿着資金,爲當代集團尋找可收購的公司,那段時間,他可以說的賺翻了。
靠着這個方法,他一躍成爲了湖北首富,登上了胡潤富豪榜,不過,有句話他忽視了,高收益往往伴隨着高風險。
在爲當代科技擴大規模的時候,旗下多個金融企業動起了歪心思,他們以金融的名義,推出了信託與借貸服務。
爲的就是在短時間內籌集大量的資金,將這些資金投入其他能夠帶來高收入的地方。
這種方法確實爲企業帶來了不少收入,但高風險也讓他們欠下了不少債務,一旦資金鍊斷裂,後果將不堪設想。
與此同時,人福醫藥也在頻繁的倒賣旗下的業務,例如“傑士邦避孕套”。
這個牌子是人福在2001年成立的公司,運行5年之後,人福醫藥將傑士邦70%的股權以1.3億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個澳洲的公司。
這之後,他們又出售了5%的股權,得到了2500萬元的資金,而在2017年,人福又拿出1.2億的美金,將傑士邦買了回來,這次交易之後,人福持有該企業59%的股份。
他們將股權全部拿給了分公司樂福思,原本這件事就告一段落了,但沒想到,3年之後,他們又以2億美金的價格,再次將傑士邦賣出。
頻繁的外延併購,讓人福攤上了高額債款,賺的錢根本不夠還債,之後還一度危及到了公司的形象。
信息來源:界面新聞
投資者血本無歸
2022年,當代集團爆了大雷,公司旗下的理財產品大多都出現了問題,導致一些股民憂心忡忡。
投資者都是普通平民,只想跟風撿一些蛋糕,沒成想,最後卻成爲了資本的墊腳石,不少投資者聚集到一起,要求當代集團給出一個交代。
面對外界和資金的壓力,當代集團也開始自救,他們先後放棄了兩家公司的股權,唯獨留下了人福醫藥。
原本以爲人福醫藥會再次創造奇蹟,但沒想到,成爲獨苗之後,人福總會迎來麻煩。
相比與被放棄的公司來說,人福的底蘊和負債比較可觀,因此,人福的資金經常被當代科技挪用。
當代集團通過向第三方借款、末期再還的方式,佔用了旗下企業60億資金,之後,當代的破產也爲人福帶來了不少麻煩。
信息來源:新浪財經
據2024年的資料,上半年,人福一直在清理那些優勢落後的資產,還將旗下的一些公司股權出售了。
上個月,人福醫藥表示,有6家重整投資人通過了審查,並繳納了保證金,同時,他們承認沒有及時上報披露信息,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這塊短板他們還需要改正,不然即便是有企業想收購也不敢,重整之後,人福醫藥將面臨兩種可能,一個是重新崛起,另一個就是直接隕落。
在當代集團的坍塌事件中,董事會都是受益者,唯一的受害者只有無辜的投資者,他們之中,大多人都投入了自己的畢生積蓄。
但如今,當代卻被暴雷,留下的只有一灘負債,創始人艾路明的人生並沒有因此崩塌,崩塌的大多都是投資者。
總的來說,投資還是有風險的,最可怕的就盲目投資,當然,這和企業也有很大的關聯。
如果當代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前進,就不會爆雷,他們的發展手段過於激進,沒有考慮投資者的權益。
做任何事,都需要腳踏實地,有耐心,通往成功的道路永遠沒有捷徑。
喜歡本期節目,請您點擊“關注”,不錯過下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