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蹺借款引出假官司!儀徵檢察官詳解案情…...
蹊蹺借款金額引出假官司
儀徵檢察院檢察官詳解案情
“假官司終於查清,我們的執行款也算有盼頭了。”近日,江蘇省儀徵市檢察院檢察官跟蹤回訪一起案件時,當事人蔣某說道。
這筆執行款還要從2019年說起。那時,蔣某經常到朋友姚某經營的飯店吃飯,瞭解到姚某一直在做借貸生意,即由姚某前妻李某做擔保人,以生意需要爲由從親戚朋友處借錢,給付月息2分,然後以3.5分的利率轉借給常來吃飯的客戶,從中賺取差價。
“這錢來得快!”手頭有餘錢的蔣某十分驚喜,立即與姚某搞起了合作。起初他還比較謹慎,每次出借不超過20萬元。但當他每月能固定拿到上萬元的利息後,便心花怒放地加大了資金投入。
2021年4月,蔣某發現姚某未按時歸還一筆50萬元的借款,幾次電話催討,姚某從“再等等”到直接攤牌“沒錢了”。經合計,蔣某共借給姚某200萬元。
2022年3月,心急如焚的蔣某一紙訴狀將姚某告上法庭,法院判決姚某和李某在10日內歸還蔣某200萬元。到期二人未歸還,案件進入執行程序。2023年5月,法院拍賣李某名下商品房得款93萬餘元,扣劃姚某、李某老宅房屋拆遷款292萬元,共計385萬餘元。
眼看借款就要收回,蔣某滿心歡喜,不料卻被法院告知執行款只能拿到30萬元。經向法院諮詢,蔣某得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姚某、李某與22名債權人就償還債務達成了22份調解協議,債權人均申請了執行,取得了和蔣某一起參與執行款分配的資格。
“爲啥在我起訴後不久多出這麼多債權人,而且像是商量過的?”2024年4月,覺得蹊蹺的蔣某來到儀徵市檢察院申請監督。
檢察官調取案件卷宗後發現,22名債權人中,有10人的借條和訴狀格式基本一致,且均放棄索要利息。其中1人的借款金額爲183390元,不符合該案中借款一般爲整數的常理。
帶着這些問題,檢察官順着案件的時間脈絡,詢問了每一位涉案當事人,調取了相關56人名下共計1100餘個銀行賬戶的資金流水,並向原審法官詳細瞭解案件審理情況。真相終於水落石出。
原來,自2019年開始,姚某、李某共同從事民間借貸活動,卻在兩年後資金鍊斷裂,債務總額達1300萬餘元,多次被訴至法院。其中,蔣某的債權200萬元已獲法院判決支持。2022年6月,姚某、李某老宅房屋拆遷,預計拆遷款有300萬元。二人想通過這筆錢做生意翻身,於是找到10名親戚朋友,假造10件債務向法院起訴,參與分配拆遷款。22件借貸糾紛中的其餘12人則和蔣某一樣,是真實債權人。
2024年6月,儀徵市檢察院就查明的10件虛假訴訟依法向儀徵市法院發出再審檢察建議。法院審理後對其中6件裁定再審並撤銷調解書,並對6名虛假訴訟參與人罰款共計5.5萬元;其餘4件則在執行階段予以糾正。蔣某的案件正常進入執行程序。
經儀徵市檢察院提起公訴,10起虛假訴訟的始作俑者姚某因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於2024年12月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
來源: 檢察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