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發表電池回收創新技術
西門子數位工業區域銷售團隊,3月在臺灣鋰電池資源產業協會會員大會發表專題演講。圖/業者提供
創立超過175年的西門子做爲全球工業技術重要領導者,企業長期深耕發展世界工業界所需的前沿技術爲核心,努力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樹立卓越產業典範。期盼透過技術創新與永續承諾,持續爲全球合作伙伴及未來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2015年,西門子在全球市場提出「雄心勃勃」的碳中和計劃,承諾2030年前將自身營運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減量90%。2020年之前,西門子已成功減碳超過目標50%,如今西門子藉由尖端技術,協助電池領域合作伙伴共同實現碳中和目標。
地緣政治與供應鏈的挑戰
今年3月,在臺灣鋰電池資源產業協會會員大會專題演講中,西門子深入解析電池供應鏈與地緣政治的聯結,分享國際間針對電動車電池大量生產如何降低環境影響,應對地區政府相關的生產者責任(EPR)法規配套,電池回收產業的能源透明化、管理及節能設施,電池製造到回收的完整循環經濟模式,進一步將回收材料重新投入生產環節,以實現永續目標。
市場預測,2030年隨着第一波電動車用鋰電池使用壽命將屆及梯次利用模式成熟,鋰電池回收將迎來第一波商機,早期中國大陸製造的鋰電池因可靠性問題,當地鋰電池回收市場需求更將提早發生。
電池回收與技術創新
西門子指出,目前鋰電池回收過程中,汽車電池組拆解及深度放電爲二大主要痛點,由於鋰電池拆解屬高危險性、高技術性要求的工作,加上缺工因素,增加尋找適合的現場工作技術人員的困難度,而放電製程所採用的鹽水放電若處理不善,將引發二次污染。
針對上述二大痛點,西門子AI適應性機器人的汽車電池組拆解技術,解決人力短缺及高度技術依賴性問題。西門子開發的深度放電系統,可降低電氣危險,將回收電池重新納入電網或生產用電,協助電池回收處理業者提升回收效益與永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