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大橋不再專屬雲林縣辦活動 彰化端將打造3.6公頃親水據點

跨越濁水溪、連接彰化縣與雲林縣的西螺大橋,曾有遠東第一大橋美名,彰化縣目前在彰化端正規畫腹地做爲遊憩使用,克服沒場地辦活動的窘境。圖/本報資料照

跨越濁水溪、連接彰化與雲林的西螺大橋,依南橋北管慣例是由彰化縣維護管理,但縣議員李俊諭今天質詢時,指彰化縣花錢維修,卻老是由雲林縣政府封橋舉辦活動,彰化縣卻沒有動靜,縣長王惠美答覆表示,縣政府在溪州鄉正規畫一筆3.6公頃土地,將來可以常辦活動。

縣長王惠美提到的這筆腹地,據縣政府城觀處指出,是位在溪州鄉濁水溪右岸水岸地區,規劃面積約3.6公頃,預估工程經費約4500萬,設計內容包含水岸入口意象營造、設置具濁水溪意象及特色的兒童遊戲場,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工程發包。

啓用72年的西螺大橋全長1939公尺,曾經是遠東第一大橋,由於橋身漆成紅色也有「紅橋」之稱,彰化縣溪州鄉與雲林縣西螺鎮早年爲了替「西螺」大橋的命名,起了爭議,後來溪州大橋興建後,才無爭議。

目前橋樑的管理是「南橋北管」,由彰化縣政府負責管理維護,由於大橋部分鋼構鏽蝕、橋面板底混凝土剝落等狀況,恐影響通行安全,縣府向中央爭取補助,加上縣府配合款項,將以1億9690萬餘元辦理維修與補強,並上新漆,目前正上網發包中。

縣議員李俊諭今天在縣議會定期會中表示,彰化縣花錢管理維護西螺大橋,但卻常是雲林縣政府封橋舉辦活動,彰化縣則沒有動靜,建議彰化縣政府多多舉辦。

縣長王惠美答覆說,雲林縣常辦活動是因爲雲林端有腹地,彰化端空間受限較難舉辦活動,目前規劃在西螺大橋下整理休閒區,未來纔有空間舉辦活動,不然只有橋面空間,舉辦活動的規模就無法太大。

縣府城觀處指出,彰化縣溪州鄉濁水溪右岸水岸地區具豐富水岸自然遊憩資源與農田景觀,爲中部地區水岸重要觀光休閒活動場域潛力,縣府計劃將水岸自然生態景觀及在地農田人文發展整合,建置必要的觀光遊憩設施,規劃面積約3.6公頃,預估工程費約4500萬。

城觀處指出,設計內容包含水岸入口意象營造、設置具濁水溪意象及特色的兒童遊戲場,溜滑梯、盪鞦韆、攀爬網、兒童滑步車場、多功能草坪,景觀平臺、意象打卡設施、停車場與西螺大橋橋下空間優化等項目。

2023年10月,彰化縣長王惠美(右7)與雲林縣長張麗善(右6)攜手參加由雲林縣政府主辦的西螺大橋通車70週年活動,並一起施放天燈祈福。圖/彰化政府提供

連接彰化、雲林的西螺大橋是由彰化縣政府管理,但幾乎都由雲林縣封橋辦活動,縣長王惠美在答覆議員問時表示,縣政府在溪州鄉正規畫一筆3.6公頃土地,將來可以常辦活動。記者劉明巖/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