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金王換人做 債券、多重基金當道
境外基金上半年淨申購金額和申購金額前10大
2025年上半年境外基金吸金排行榜出爐。據基金資訊觀測站統計,雖「安聯收益基金」、「摩根美國科技基金」等熱門主題產品,在申購金額上高居榜首,若觀察實際「淨申購金額」,資金流向卻出現明顯分歧—真正留住資金的,多爲穩健型的債券與多重資產基金。
從數據表現來看,申購金額前十名中,「安聯收益基金」以高達2,243億元的金額勇奪第一,但卻未進入淨申購前十名,顯示大量資金申購後迅速贖回。類似的情況,亦出現在「摩根美國科技基金」、「貝萊德世界科技基金」、「聯博美國收益基金」等以科技或主動股票爲主軸的基金,呈現出高進高出、熱度大但黏着度低的現象。
反觀淨申購金額榜,真正吸引長期資金流入的,反而是富達、PIMCO、聯博、富蘭克林等旗下的債券基金與多重收益型產品。其中,「富達全球優質債券基金」以317.6億元淨申購額高居榜首,儘管其在申購金額僅排第八,顯示其贖回極低、資金穩定進駐;其次爲「PIMCO多元收益債券基金」與「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分別吸金292.5億元與265.4億元,均屬收益導向、資產分散型的配置工具。
整體來看,申購榜與淨申購榜僅五檔基金重疊,包括「PIMCO多元收益債」、「摩根多重收益」、「貝萊德智慧數據股票入息基金」、「聯博全球多元收益基金」、「富蘭克林穩定月收益基金」,這些基金不僅能吸引資金進場,也具備較高的資金黏着度,反映投資人對其策略與收益結構有較高認同。
投信法人指出,從上半年境外基金申購和淨申購的數據反映出短線熱度與長線投資的落差。申購金額代表人氣與話題性,但真正進入投資組合、長期持有的淨申購金額,纔是衡量基金吸金實力的關鍵指標。科技、成長等主題基金雖仍受矚目,但在下半年及明年將展開降息循環與市場波動背景下,投資人資金明顯更傾向穩健息收與分散風險的多元資產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