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憨兒基金會30週年 公益大使王建民出席:面對退休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前紐約洋基王牌投手王建民下午以公益大使身分,出席喜憨兒基金會30週年記者會,首次公開當時退休的真實心境,盼以自身心路歷程,鼓勵將面臨退休的老憨兒,並喚起大衆對「老憨照護」議題的關注。記者曾吉鬆/攝影
長期關注心智障礙者照護與福利議題的喜憨兒基金會今年邁入30週年,今天召開記者會宣佈,下一階段目標聚焦於「老憨照護」,並攜手30週年公益大使—旅美棒球名將王建民,呼籲各界關注老憨兒退休後的照護斷層與「雙老家庭」困境,用行動支持喜憨兒基金會。
喜憨兒基金會在1997年創立首間「喜憨兒烘焙屋」,率先全臺推動結合培訓、就業、社會參與的庇護性就業模式,提供心智障礙者穩定的工作訓練與社會互動管道。在基金會的支持下,每年有超過1000名喜憨兒走入餐廳、烘焙坊等多元職場,透過穩定工作感受到自我價值。
喜憨兒基金會董事長蕭淑珍表示,喜憨兒能夠工作、能夠創作,更能夠影響他人,這是社會共融最真實的樣貌。30年來,基金會不僅改變喜憨兒的生命歷程,更翻轉社會大衆對喜憨兒的認知,從資源消耗者轉變爲資源創造者,爲社會帶來正向影響力。
基金會指出,心智障礙者因先天身心限制,常伴隨癲癇、腦性麻痹等症狀,導致生理功能提早退化,35歲即進入老化期。當憨兒體力逐漸下降、反應日漸遲鈍,不得不退休時,父母也邁入老年,形成「雙老共病」家庭,然照顧體系卻尚未完備,不少家長普遍表達「後繼無人」焦慮。因此老憨兒的退休餘生,也成爲喜憨兒基金會面對下一個30年的關鍵挑戰。
根據2025年Q1的資料顯示,全臺共有266處身心障礙者福利機構,覈定安置人數爲2萬772人,對比全臺123萬2280位身心障礙人口數,照護單位嚴重不足。有喜憨兒家屬表示,從申請到進入日間照護單位,往往需要等上好幾個月,對缺乏照護資源的家庭來說壓力重大。
喜憨兒基金會也在問卷中發現,近半數的憨兒家庭負擔心智障礙者的支出佔比高達家中收入的20%以上,老化後醫療的費用增加,讓憨兒家庭後半生的經濟壓力更爲重大。
首次成爲喜憨兒基金會公益大使的王建民出席今天的30週年記者會,王建民表示,面對退休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會有一種不想服輸的感覺,會覺得自己還年輕、還要繼續站在投手丘上,但事實是身體的限制會綁住自己,所以特別能夠理解憨兒與家屬們面對退休時的掙扎心境。
王建民說,在與憨兒們一同做麪包、練習音樂的相處過程中,也被憨兒們天真可愛的笑容感染,希望大家用實際行動,支持這羣努力生活的朋友,讓他們的笑容能夠永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