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退役徬徨期 王建民當喜憨兒教練關注照護問題

▲王建民出席喜憨兒記者會 。(圖/記者楊舒帆攝)

記者楊舒帆/臺北報導

中信兄弟教練王建民7日以公益大使身分出席喜憨兒基金會30週年記者會,並首次公開談及自己從大聯盟高峰退役後的真實心境。他希望透過自身經歷,鼓勵即將步入退休階段的心智障礙者,喚起社會對「老憨照護」議題的重視,並以實際行動支持喜憨兒基金會,陪伴更多心智障礙者迎向笑容永續的人生下半場。

王建民這次以「笑容永續教練」的身分,加入喜憨兒基金會的行列。他希望能透過自己的第二人生經驗,爲逐漸面臨體能退化與職場離開的老憨兒們帶來力量與希望。王建民坦言,卸下球衣後的那段日子,是他人生中最徬徨、最孤單的階段。

從投手丘走下來極爲困難,心中仍有強烈的不甘與不服輸,總覺得自己還年輕、還能繼續投球,但身體的狀況卻無法再支撐。這段自我對話與心理掙扎,正是許多退休者面臨的寫照,也與許多年過35歲、不得不從職場退下的心智障礙者們產生深刻共鳴。

爲了深入陪伴憨兒們,王建民特別安排了一天的共處時間,從演奏樂器、園藝、製作餅乾,到親自指導一場專屬的樂樂棒球課。他親自示範投球技巧,耐心指導揮棒動作,從握球到揮臂,每個細節都不馬虎。王建民表示,在與憨兒們互動的過程中,看見他們全力以赴、真誠歡笑的模樣,讓他想起自己初登大聯盟時的純粹與熱情,也再次體會到陪伴與鼓勵所能激發的人性光芒。他希望將這份力量傳遞給每一位正在面對人生轉折的憨兒,幫助他們找到新的方向,開啓屬於自己的「下一春」。

心智障礙者約在35歲後,常因身體與認知功能退化,無法繼續在職場工作。根據衛福部統計,目前全臺已有超過14萬名心智障礙者進入老年階段,其中許多人的主要照顧者是高齡父母,形成「雙老家庭」的困境,導致家庭照顧壓力日益加重。

王建民表示,看到老憨兒們面臨退休的處境時,不禁想起自己退役初期的茫然與無助,擔心被世界遺忘。他指出,職業選手退休後還有機會轉任教練、創業或轉型,但許多憨兒離開職場後,可能只剩下日復一日的空虛與身體老化的焦慮。他呼籲社會關注這些無聲的處境。

爲了因應憨兒族羣的快速老化,喜憨兒基金會正推動「職場第二曲線支持方案」,協助憨兒持續在職場上發光發熱。該方案包括建置個別化的職涯管理系統、提供職務再設計、添購輔具設備、升級復健與體能訓練設施、安排職場適應輔導等。此外,基金會也積極在全臺設立「永續笑容基地」,協助即將退下工作崗位的憨兒與其家庭平穩轉換,減輕焦慮與壓力。

王建民對此表示高度認同,並呼籲社會各界以實際行動支持這項長期計劃,陪伴老憨兒們在人生的下半場繼續發光發熱,迎向快樂、學習與希望,勇敢擊出人生的精彩一擊,完成一場屬於自己的「笑容永續全壘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