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光子未來應用不會只有AI 三個領域成焦點
除了AI和高效能運算,矽光子可望落地至更多應用領域,包括網路通訊、生醫感測、自動駕駛,都是備受關注的焦點。(圖/財訊提供)
矽光子技術是近期的熱門話題之一,由於光的傳輸效率比電更高,因此被視爲未來人工智慧(AI)運算,不可或缺的一環。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專家認爲,現階段,除了AI和高效能運算(HPC)之外,接下來,矽光子可望落地至更多應用領域,包括網路通訊、生醫感測、自動駕駛,都是備受關注的焦點。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指出,矽光子技術利用成熟的矽晶圓與半導體制程,將電子元件與光學元件整合,可有效擴大晶片運算時的傳輸速度。
回顧矽光子相關研究,美國受益於投入早、應用多,因此具備全球領先地位,2014年就成立積體光子學制造研究所,並陸續推動技術產業化和落地應用。
美國矽光子研究具領先地位 2021年後明顯成長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二研究所分析師林蒧均觀察,受到AI產業發展影響,美國國家科學基金(NSF)與矽光子有關的研究計劃數量,在2021年之後,呈現明顯成長,近年資金投入重點,集中在「量子光子」和「資料中心光互連」等主題。
隨着AI和HPC的需求增加,許多NSF的研究計劃,更重視運用矽光子技術,加速資料處理,並降低運算能耗。
林蒧均表示,矽光子應用,不會只有AI和HPC,「網路通訊、生醫感測、自動駕駛(光學雷達),都是未來焦點。」
在上述3項矽光子未來應用焦點中,林蒧均認爲,有機會先落地,且較具利基的,會是網路通訊,「以後就是『光通訊』。」
至於生醫感測,對應的技術只要使用半導體成熟製程即可,但應用普及性(例如癌症檢測),不像網路通訊那麼廣泛,因爲網路是每個人、每天都在使用,市場需求相對大;而把矽光子用於自動駕駛系統的光學雷達,雖有助提升自駕技術發展,可是自駕車同樣有普及性不如網路通訊的問題。
歐洲積極投入應用端 臺灣網路設備廠有潛力
「生醫感測、光學雷達,或是環境監測(的矽光子應用),在數量上,不會像網路通訊或HPC這樣強勁,相對會比較慢,這和產品數量、需求息息相關。」林蒧均說。
《財訊》雙週刊分析,就矽光子技術應用而言,歐洲相當積極。林蒧均研判,當地業者未必會在半導體先進製程花太多心力,但會強化矽光子用於網路通訊、生醫感測、自動駕駛等領域的佈局。
文章來源: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