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黑客鬆取經!臺灣文組高中生Google總部體驗美式AI教育

臺灣羅東高中學生近日赴矽谷交流,在Google園區參與美國學生帶領的黑客鬆,學習短時間內打造AI機器人。歐新社

臺灣羅東高中學生近日赴矽谷交流,在Google園區參與美國學生帶領的黑客鬆,學習短時間內打造AI機器人。Uber講師以三張卡通「哆啦A夢」、「芝麻開門」、「樂高積木」詮釋抽象的AI概念,令學生印象深刻。

2月中旬,加州矽谷Google總部園區裡的多功能空間,涌入上百位學生和家長,放眼望去,5成爲印度裔、3成爲亞裔、另外2成是美國當地和拉丁裔臉孔。一場以高中生爲主的黑客鬆(Hackathon)正式展開,場內座無虛席,連門口都寸步難行。

來自臺灣羅東高中的近20名學生,以文組生爲主,參與這場以AI機器人爲主題的創意發想活動。

源自矽谷的黑客鬆創作形式,讓大家分成小組參賽,每一組都有來自各族裔、各學科領域的學生,必須在短時間內針對主題快速構思,完成指定專案。

叫車平臺Uber的數據平臺主管傑克(Jack)面對不同年齡層的學生,透過「哆啦A夢」、「芝麻開門」、「樂高積木」三張圖,詮釋AI這個對小朋友而言較爲抽象的概念。

他解釋,「哆啦A夢」就有如現今的聊天機器人,「你提出要求,它給你答案」,但是必須給出正確的「提示詞」(Prompt),才能正確開啓AI芝麻大門;在瞭解不同的AI工具組成後,5歲的小朋友也可能提前挑戰12歲的任務,成爲進階樂高玩家。

隨後,在美國高中生帶領下,學生們分組創建各種形式的AI機器人。

首次參與黑客鬆的臺灣學生皮宇宏表示,與美國當地學生討論時,文化差異帶來衝擊;臺灣學生注重效率,討論一開始便直接針對目標發表看法,而外國學生的思考方式較爲跳躍,會先從動漫等話題聊起,話題延伸較廣,「但最終還是達成目標。」

皮宇宏說,身爲文組生較少使用AI工具,但也會想嘗試讓AI幫忙自己完成某些任務,只是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探索,很驚豔美國學生還可以到Google學習AI。

另一名同學王馨伶亦有同感,她說,透過這場黑客鬆可以看出,當地學生對AI已具備一定程度的知識,而非初學者,應該在學校或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並應用AI。她對矽谷豐富的校內與校外資源印象深刻。

方佑心則說,臺灣校園內也有類似的工作坊,但美國課外大型學習活動更加蓬勃,另外,美國學生在專案執行上的創意和執行力值得學習。

多位美國高中生則告訴記者,美國校園在許多專案中要求學生使用AI,並廣泛運用「提示詞」獲得最有效的協助,「這項技巧十分重要」。

除黑客鬆外,羅東高中學生團這次也到聖荷西(San Jose)和森尼韋爾(Sunnyvale)市政府和當地政要面對面交流,感受加州各地政府對多元化和環境議題的重視。

加州森尼韋爾市議員錫利瓦桑(Murali Srinivasan)向記者表示,美國學生從小就要參與城市計劃,很開心看見臺灣學生參觀市政廳時,能夠對當地手語服務、城市交通等議題提出見解,對加州未來城市發展提供值得參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