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軍援銳減近5成引憂 北約防長將商議烏克蘭
2025年10月15日,北約防長會議期間,美戰爭部長赫格塞斯做出反應。(美聯社)
近來西方援烏武器與彈藥供應銳減近5成,北約防長預定於週三(15日)召開會議,商討爲烏克蘭爭取更多軍事援助,各國防長也將討論北約最高司令的提議,即是否解除部分限制,讓成員國的戰機與裝備能更有效地用於防禦俄羅斯、白俄羅斯及烏克蘭邊境的東線地區,近來多起不明無人機事件與俄軍戰機侵犯領空的情況,外界憂心俄羅斯總統普丁可能在測試北約的防衛反應。一些歐洲領袖指控普丁正進行「混合戰」,但莫斯科否認相關行動。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目前俄軍將戰事焦點轉向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在冬季來臨前企圖癱瘓烏國電網,使平民陷入無暖氣與缺水的困境。且根據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Kiel Institute)最新數據,西方對烏軍事援助在7、8月間較上半年銳減43%,這也與歐洲盟國啓動「烏克蘭優先需求清單」(PURL)軍援機制有關,該機制促使歐洲國家購買美製武器再轉供烏克蘭。不過,美國還沒有透過這項機制或雙邊途徑免費捐贈過任何裝備。
丹麥、荷蘭、挪威與瑞典已購買美國武器支援烏克蘭,但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的貢獻相對有限。一名北約高階外交官會前表示:「部分國家一再落後於應有的承諾。如果烏克蘭失守,各國的國防支出將遠超過GDP的5%,這是北約目前設定的高標目標。」。
多國正面臨經濟壓力,義大利尤爲明顯,法國則主張歐洲資金應優先投入本地防衛產業,而非美國武器,因此不打算參與PURL機制。
目前北約在東線部署的防空力量尚未削弱烏克蘭的軍事資源,但盟軍高層希望各國放寬使用限制,使部署於東線的裝備能更靈活應對俄方威脅。
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週一(13日)在斯洛維尼亞表示:「我們仍受到一些國內條件限制,這讓我們效率降低、行動受限。」,波蘭9月多次遭俄羅斯無人機入侵領空,北約啓動代號「東線哨兵」(Eastern Sentry)的防空行動,這是三項東線防空任務之一,另兩項分別負責波羅的海地區與波蘭—烏克蘭邊界防線。
美國歐洲司令部司令兼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格林克維奇(Alexus G. Grynkewich)認爲,北約在波蘭與愛沙尼亞的應對「堪稱教科書式」,但他希望能自由調動各任務區的空中力量,形成統一的防空網與一致的交戰規則。
目前對戰機開火時機的限制也造成作戰困難。美國駐北約大使惠塔克(Matthew Whitaker表示:「越多國家設限,尤其是對戰機的使用條件,越會讓最高司令的行動受到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