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憂美軍援暫停 俄軍攻勢加大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美國白宮近日宣佈暫停部分對烏克蘭的武器供應,引發基輔強烈警告,稱此舉將助長俄羅斯延長戰爭,並讓莫斯科持續對烏克蘭城市發動飛彈與無人機攻擊。白宮發言人凱利(Anna Kelly)表示,此一決定是爲了「優先考量美國利益」,並基於國防部對美方對外軍援政策的整體檢討結果。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目前雙方正在釐清軍援細節;烏克蘭外交部則強調,任何延遲都只會鼓勵侵略者繼續戰爭與恐怖行動,而非尋求和平。烏外交部特別指出,在俄軍幾乎每晚以飛彈與無人機轟炸下,烏克蘭極需強化防空系統。

烏克蘭國防部則表示,截至目前尚未收到美方任何正式通知,證實軍援已被「暫停或調整」,呼籲民衆勿根據片面消息過度揣測。不過,國防部仍強調,終結戰爭的道路,是對侵略者持續並協調一致地施壓。

上週末,烏克蘭遭遇俄羅斯自2022年全面入侵以來規模最大的空襲,俄軍發射超過500枚飛彈與無人機,攻擊多座城市。美方並未說明具體中止哪些軍援,但NBC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可能包括愛國者飛彈、榴彈砲彈藥、飛彈與榴彈發射器等。

自俄羅斯2022年2月發動全面戰爭以來,美國已對烏克蘭提供數百億美元的軍事援助。然而,川普政府內部出現疑慮,認爲美國自身武器庫存已過度消耗。克里姆林宮則對美援減少表達歡迎,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聲稱,「對烏武器供應越少,就越能加速特別軍事行動的結束。」

烏克蘭執政黨國會議員維尼斯拉夫斯基(Fedir Venislavskyi)表示,美方此舉「令人痛心」,在俄羅斯持續發動恐攻背景下,這是一項「極不愉快的情勢」。一位烏軍消息人士也對《法新社》表示,基輔「嚴重依賴美國武器援助,儘管歐洲盡力協助,但若無美援,情勢將艱困許多」。

歐洲各國在過去三年半內也對烏克蘭提供數十億美元軍援,不過各國政局不一,部分支持不見得穩固。捷克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即向BBC俄文部表示,捷克是否持續援助彈藥將取決於未來大選結果:「我無法保證新政府會維持相同優先順序。」

美國國防部的決策據稱是基於本國軍備庫存下滑的顧慮,但凱利重申,「美國軍力依然無庸置疑——問問伊朗就知道」。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柯比(Elbridge Colby)則表示,五角大廈仍在爲總統提供「多元且有力的援烏選項」,但同時需調整策略以維護美軍整體戰備。

此次軍援暫停發生在川普與澤倫斯基於荷蘭北約高峰會場邊會晤不到一週後。當時川普曾提到,將研究是否能提供更多愛國者系統給烏克蘭;他還補充道,「我們有時意見不合,但這次他(澤倫斯基)態度很好。」

回顧二月雙方在白宮橢圓辦公室曾發生一次激烈交鋒後,川普曾宣佈暫停前任拜登政府覈撥的軍援,也中止情資分享,雖然後來都已恢復。今年4月底,美烏簽署一項協議,允許美方取得烏克蘭部分礦產資源,以交換軍事援助。

此外,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日前也罕見與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通話,時間長達2小時以上。法方表示,馬克宏呼籲雙方停火併展開持久和平談判;克里姆林宮則稱,普丁告知馬克宏西方對俄羅斯安全利益的長期漠視纔是戰爭根源。

普丁上月在聖彼得堡論壇上再度宣稱,俄烏「同爲一體」,整個烏克蘭「本就是我們的」。目前俄軍控制約20%烏克蘭領土,包括2014年併吞的克里米亞。

儘管損失慘重,俄軍近期仍在烏克蘭緩慢推進,本週宣佈完全控制盧甘斯克地區,但尚未獲得獨立證實。俄方並稱奪取東南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部分區域,但烏軍否認此說。

與此同時,烏克蘭1日對俄國伊熱夫斯克(Izhevsk)一座無人機與雷達工廠發動襲擊,造成3人死亡,該地距烏克蘭邊境逾1,000公里,顯示烏軍仍具打擊遠距軍工設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