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高原上的“菌”彩青春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在西藏昌都市,一羣平均年齡35歲的年輕人,用科技爲這片土地帶來新生機。他們懷揣對農業科技的熱愛和鄉村振興的擔當,書寫着新農人故事。
昌都市平均海拔3200米,氣候寒冷、晝夜溫差大。羊肚菌因口感好、營養豐富,市場需求大,但本地資源有限。科研團隊經過努力,篩選出“七妹”“d6”兩種耐寒菌種,將菌種成本降低一半,還研發出“智能控溫大棚+菌肥改良”技術,解決冬季閒置大棚問題。如今,昌都市示範基地擴展至5個,羊肚菌年產量可達75000斤鮮品,帶動3100餘人致富。
監製:曾曉東
編輯:普布次仁
記者:多吉仁青 李旭
合作單位:昌都臺 樑俠 嘎松江措
相關資訊
- ▣ 青藏高原的“奇異點”,這裡太不像西藏了!
- ▣ 藺秀峰:在雪域高原上綻放青春光彩
- ▣ 中國晚八點·夜遊看中國 西藏昌都 夜遊“藏東明珠”昌都 感受高原小城活力
- ▣ 【西藏六十年】三江源上的“千里眼” 24小時在線守護青藏高原
- ▣ 《高原上的小嚮導》:重現首次青藏高原科考
- ▣ 西藏林芝:高原春耕進行時
- ▣ 青藏高原有個上下求索的科研“野犛牛”
- ▣ 奮鬥的青春最出彩(青春之聲)
- 華南春雷再響起! 鄭明典:源自青藏高原的日夜變化
- ▣ 再回西藏:以前到過昌都的人都說,昌都變化太大了,快認不出來了
- ▣ 【回望青藏鐵路西格段40年】時光匆匆,在高原上印刻出深邃的轍痕
- ▣ 活躍在藏西高原的“紅柳花”
- ▣ 神奇動物在西藏|藏羚羊:高原的“精靈”
- 高原上的文化寶藏
- ▣ 臨工大噸位電裝“登上”青藏高原
- 西藏新發現:人類首登青藏高原歷史推至4萬年前
- 青藏高原腹地的“野生動物王國”
- 中國人在青藏高原上建起來自己的黃石公園
- ▣ 新春走基層|點亮萬家的“高原牧光者”——新春探訪西藏才朋光伏電站
- 青藏高原不再天寒地凍? 西藏經歷新世紀第16個「暖冬」
- ▣ 大地讚歌·青春的色彩
- ▣ 張俊:在北疆草原綻放青春光彩
- ▣ 冬瞰青藏線 | “鋼鐵巨龍”的高原傳奇
- 青藏高原華西地區等地有降水 出行需注意
- ▣ 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葉滔:讓小菌菇開出奮鬥的青春之花
- ▣ 奮鬥的青春 不一樣的出彩
- ▣ 青藏鐵路上的青春課堂:港澳學子乘“破壁專列”探青海
- ▣ 豐富西藏人民的餐桌:高原上的綠色奇蹟與養殖革新
- ▣ 《日光之城》開播即熱:新時代西藏的溫暖煙火,高原青年的奮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