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中國海洋大學薛長湖院士榮獲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

7月18日,青島市全市科技創新大會在青島市級機關會議中心三樓會堂召開。大會對2024年度獲得青島市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和人選進行表彰獎勵。2024年度全市共有104個項目(人選)獲獎,其中市科學技術最高獎2人,自然科學獎18項、技術發明獎4項、科技進步獎79項,科技成果轉化貢獻獎1項。

此次獲獎名單中,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更加凸顯。旗幟鮮明支持企業創新,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獲獎項目中,由企業牽頭或參與的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項目達62個、佔比73.8%,充分體現出科技獎勵鼓勵企業創新的鮮明導向。其中,宇遠新材料有限公司通過產學研用聯合攻關,突破“高強韌耐蝕鋁鎂合金材料成份配伍性可控制備”等關鍵技術,全產業鏈佈局知識產權195件,主持制訂標準7項,爲中國重汽、一汽解放等知名車企提供100餘種輕量化汽車核心零部件產品,近2年新增銷售額近13億元,榮獲科技進步特等獎。

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效果突出。2024年市科學技術獎持續強化提名項目的產業化導向,重點獎勵在“10+1”創新產業體系中取得重大突破、搶佔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的戰略性、前沿性成果。據統計,在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獲獎項目中,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智能裝備、生命健康等領域的獲獎項目有65項、佔比77.4%。其中,海克斯康製造智能技術(青島)有限公司立足國家重大工程領域對超高精密測量儀器的迫切需求,突破了高強度複合材料主機框架結構、微納多傳感信息融合測量、超高精度全系統誤差實時補償等核心技術,成功研製國內首套0.5微米超高精密三座標測量機,實現高精度測量技術的國產化替代,爲航空航天、汽車、新能源、醫療器械、精密製造等高端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海洋科技創新成效持續顯現。此次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得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薛長湖,長期致力於海洋水產品加工的基礎理論創新、工程化技術開發及應用,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爲構建現代水產品加工理論與技術體系,服務漁業高質量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2008年以來,青島市已有15名涉海人才獲市科學技術最高獎,佔比達60%。高質量涉海獲獎項目同樣引人注目。在一等獎獲獎項目中,海洋領域獲獎項目6項、佔比超26%。其中,智慧航海(青島)科技有限公司面向海洋強國和交通強國建設重大需求,自主設計建造了集人工駕駛與多種智能駕駛模式於一體的集裝箱海船“智飛”號,實現了全球首艘、噸位最大的新建自主船舶的商業化運營和智能航行系列產品的市場銷售。

科技成果轉化協同機制不斷完善。此次獲獎的一等獎項目中,產學研合作項目佔比達80%,較去年增長近20個百分點,“企業出題,院所答題”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持續涌現。例如,青島森麒麟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與青島科技大學聯合攻關,在高抓着力冰雪輪胎的配方設計、花紋構建、仿真技術等方面做出突破性改進,開發出的高抓着力冰雪輪胎溼地抓着性能達到了歐盟標籤法A級,成爲國內首家通過全球“冰雪胎王者”的諾記輪胎冬季性能測試的企業;也是國內唯一一家通過德國大衆冰雪胎測試,成爲其冰雪輪胎的配套企業。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青島科技大學聚合物新材料科技成果轉化貢獻團隊榮獲科技成果轉化貢獻獎。團隊集合“政產學研金服用”等創新要素,持續面向產業需求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打造“項目+公司+團隊+資本”的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已孵化1家創業板上市企業、3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和多家高新技術企業,累計帶動社會經濟效益超百億元。

信息來源:自然資源部官網。

轉載請註明信息來源及海洋知圈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