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生技公司實現「稻米造血」 「人血清白蛋白」進入新藥審批流程

▲武漢禾元生物研發的「稻米造血」人血清白蛋白已進入新藥審批流程。(圖/翻攝央視)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大陸武漢光谷一間生技公司透過基因工程技術,將稻米變身成爲生產人血清白蛋白的「種子」,一份50斤(約25公斤)的稻米,生產出來的人血清白蛋白數量,約相當於5升血漿的含量。據瞭解,該技術研製出的人血清白蛋白產品已完成三期臨牀實驗,進入新藥審批流程,該團隊已建成年產100萬支注射液的智慧工廠,朝建設年產1200萬支注射液的規模化生產基地邁進。

▲禾元生物位於武漢光谷。(圖/翻攝央視)

《財聯社》報導,「稻米造血」,這個聽起來「天方夜譚」的概念,如今已在武漢一家生物製藥公司變爲現實。通過這種方式製造的人血清白蛋白,不僅更安全環保,還具備規模化生產、成本低廉等優勢,有望成爲緩解我國人血清白蛋白供應不足的重要解決方案。

人血清白蛋白在臨牀上被應用於肝硬化腹水、燒傷燙傷、手術後體液補充、腦水腫、癌症和愛滋病人放化療等疾病治療中。目前,臨牀應用人血清白蛋白主要取自血漿提取,受血漿供應多寡影響。

▲武漢禾元生物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稻米轉化成生產人血清白蛋白的種子。(圖/翻攝央視)

研發出「稻米造血」基因工程的背後推手是由曾任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的楊代常創立得禾元生物,該團隊將人血清白蛋白基因植入水稻,使水稻種子可大量合成人血清白蛋白,並從基因工程稻米中分離純化出人血清白蛋白。

禾元生物的植物源重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生產線已成爲大陸國家「863」計劃、新藥創制重大科技專項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試點等支持的重大科技專項攻關工程項目。工廠採用智慧化生產管理系統,將物料管理、智能化生產執行、能源管理、質量管理等系統進行高度整合,工廠運營基本實現無人化和無紙化,全生產工藝流程實現自動化、數位化和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