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水利設施顯威力 托起千畝甜蜜產業
7月下旬以來,來賓市武宣縣祿新鎮復旦村持續遭遇大範圍強降雨侵襲,新建成的水利設施在防汛抗災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成功化解雨情汛情引起的洪澇災害,全村核心產業5000多畝糖料蔗安然無恙,種植生產秩序井然。這標誌着該村水利基礎設施實現跨越式升級,防災減災與水資源調配能力顯著增強。
築牢水壩,破解“旱澇兩難”困局。面對汛情大考,復旦村新建的灣龍水壩成爲護衛農田安全的“定盤星”。復旦村村“兩委”幹部及駐村工作隊員巡查發現,這座總投資50萬元、惠及84戶453人的水利設施,充分發揮了其防汛抗災和優化水資源配置的價值。“旱能蓄水、澇能調洪,水源保障更可靠了!”復旦村黨總支部書記黃恆糯站在新建的水壩旁,連連稱讚其所具備的核心價值。他介紹,該工程源於去年底村民對雨季洪澇災害防治的集中訴求,由駐村工作隊向後盾單位自治區審計廳爭取資金進行投資建設,水壩建成後徹底改變了以往該村農業種植關鍵時期“雨季怕淹、旱季愁水”的被動局面,爲農業生產構建起堅實的水利屏障。村民肖大叔看着順暢的泄洪通道感嘆:“有了這個大壩‘把門’,下再大的雨,對於防治洪澇災害心裡也有底了!”
應急除險,千畝蔗林安然挺立。作爲武宣縣祿新鎮“雙高”糖料蔗基地,復旦村的5000畝糖料蔗是村民增收致富的“甜蜜產業”。持續的暴雨是對幾千畝蔗田及其周邊水利設施設備的一次嚴峻考驗。在幾千畝連片的“雙高”糖料蔗基地現場,蔗林鬱鬱蔥蔥、長勢喜人,未受到近期洪澇災害的侵襲,也未產生明顯漬害。復旦村橋頭抽水站是該水利體系的“動力心臟”,在今年汛期的多輪暴雨中,該站加強抽排泄洪能力,與新建的排水渠、排洪溝、攔水壩協同作戰、高效運轉,不僅確保了幾千畝蔗田安全,也保障了全村優質稻有序種植和生長,農業生產不受延誤。自治區審計廳駐復旦村第一書記在查看抽水站運行記錄後感嘆道:“基礎設施短板補齊了,產業發展的底氣更足了。”
未雨綢繆,謀劃設施設備再升級。雖然經歷今年以來雨情汛情一次又一次的實戰檢驗,但是復旦村並未止步於當前水利設施建設成效。在村委會議室,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班子組織村民代表集思廣益,圍繞提升農田灌溉支渠防汛標準、增加抽水站備用電源、擴大低窪地段排水口、加裝智慧監測設備等事項進行充分討論研究,醞釀形成新的意見建議。“羣衆的呼聲就是我們履職的方向。我們要讓水利設施更智能、更可靠,讓汛期不再是‘受災季’,而是甘蔗茁壯成長的‘拔節季’。”駐村工作隊着眼於羣衆急難愁盼問題的擔當作爲,既體現了復旦村幹羣同心、風雨同舟的深厚情誼,也提振了推進鄉村振興、增強發展韌性的決心與信心。
新建水壩安全平穩地運行、抽水站電機全天候轟鳴運轉、溝渠內汩汩清流潤澤田野,這些依託廣西審計人建成的水利設施設備,在汛期“大考”中守護羣衆的“甜蜜事業”、築牢農業產業基石,交出了一份護衛產業安全、保障民生福祉的亮眼答卷。(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