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薪假最新統計出爐 勞動部:未明顯受美關稅影響
勞動部今天公佈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共110家事業單位、1682人放無薪假,比起4月1日減少13家、307人。(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將對臺灣課徵32%對等關稅,企業可能因此要勞工放無薪假,不過勞動部今天公佈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共110家事業單位、1682人放無薪假,比起4月1日減少13家、307人,其中雖有2家業者因訂單減少,各新增100餘人實施,但勞動部表示,原因與美國對等關稅無關,且美國關稅政策具高度不確定性,目前未明顯牽動無薪假相關數據。
勞動部16日公佈最新勞僱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減班休息)數據,共110家事業單位、1682人實施,比起4月1日減少13家,人數減少307人,多數事業單位實施人數在50人以下,實施期間多數爲3個月以下。
勞動部條平司副司長王金蓉說明,製造業比起上期減少177人實施減班休息,其次依序爲住宿餐飲減少86人、批發零售業減少36人,其餘行業人數變化都是個位數。
其中金屬機電工業、資訊電子工業、化學工業、民生工業等製造業共69家、1361人放無薪假。
她表示,有1家從事機械設備製造的金屬機電工業,因訂單減少新增實施100餘人,月休3天、實施3個月,該業者曾在2023年實施過減班休息;化學工業新增1家從事塑膠製品因訂單減少,有100餘人實施減班休息,月休4天、實施1個月,該業者曾在2024年實施過。
王金蓉指出,美國課徵對等關稅政策目前仍有高度不確定性,減班休息數據還未出現明顯牽動,勞動部也有聯繫廠商,業者稱需觀察變化,再判斷後續因應作法,經瞭解,上述2業者不是因爲美國課徵對等關稅導致訂單減少,不過勞動部會密切監測減班休息及資遣通報數據,掌握各縣市政府產業勞工狀況。
另外,她提到,2家從事機械設備製造的金屬機電工業,因爲訂單回穩,分別有100餘人停止實施減班休息,資訊電子工業則有1家從事半導體制造,因100餘人減班休息期限已到而停止實施,業者反映有可能會持續實施,但仍在評估、與勞工協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