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族羣 法人看好
俄烏戰爭改變現代戰爭的面貌,軍用無人機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帶動全球市場規模快速成長,加上115年度國防預算創下新高,政府標案資金挹注,法人預期,在政府標案的帶動下,臺灣無人機產業有望加速發展,看好中光電(5371)、長榮航太、雷虎等首波得標公司。
臺灣無人機產業發展因國防預算的提升與政策引導而加速。臺灣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中,國防預算達9,495億元,年增22.9%,佔GDP的3.32%。其中,預期將有1,100億元的特別預算用於採購無人機、無人船之國艦國造與相關裝備等。
國防部爲提升不對稱作戰能力並加速臺灣無人機業者發展,於2022年9月啓動首次軍用商規無人機標案,共採購3,600架,總金額約70億元。
首批標案的得標廠商包括長榮航太、智飛、中光電和神通等。並進一步在2025年8月,國防部軍備局宣佈將採購48,750架共五款軍用商規無人機,預計採購總金額將超過500億元,並計劃於2026年和2027年交付。
法人表示,在國際市場方面,臺灣無人機供應鏈正積極拓展海外「非紅供應鏈」市場。目前出口呈現爆炸性成長,中光電與美國Teledyne FLIR合作的警消應用無人機產品穩定出貨多年;此外,雷虎開發的自殺式無人機Overkill已被美國國防部列入藍色無人機認證清單,成爲臺灣首家獲得此軍用資安與性能認證的廠商。
另外,隨着無人機的威脅日益增加,無人機反制系統的需求也成爲一個新的潛在市場。國防部於2024年採購26套無人機反制系統,由創未來科技得標。具有軍工與系統整合能力的漢翔預計將是主要受惠者之一,並推出無人機反制系統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