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本週強彈534點 法人看好這些族羣

本週大盤指數受惠於投資氣氛好轉激勵,上漲534.34點,周線漲幅2.42%,外資本週買超1,172.04億元。示意圖。 圖/AI生成

臺股27日震盪,終場收在最高22,580.08點,上漲87.74點,漲幅0.39%,指數再創波段新高,本週大盤指數受惠於投資氣氛好轉激勵,上漲534.34點,周線漲幅2.42%,外資本週買超1,172.04億元,法人認爲,進入第3季,下半年操作難度可能持續提高,建議選股不選市,科技類股聚焦晶圓代工N2供應鏈、IC設計、邊緣運算、雲端AI、機器人、低軌衛星,非科技族羣以必需性消費品、金融等爲主。

三大法人本週動向方面,僅有自營商連續第6周調節臺股,單週賣超214.75億元,外資與投信連袂回補臺股,外資單週買超1,172.04億元,爲今年來最大單週買超金額,投信則連續第7週迴補, 買超74.8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032.09億元。

輝達帶動AI題材多頭行情再起

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廖炳焜表示,輝達(NVIDIA)股價再創新高,帶動AI題材多頭行情再起,電子指數成功收復所有均線,也帶動臺股成功站穩年線之上,近期漲勢有望在類股良性輪動之下延續盤堅格局。不過,由於以伊衝突仍未解決,市場也在等待美國關稅豁免即將在7月9日到期後的發展,加上匯率持續走升,對於7月之後公告營收及第2季財報影響可能造成匯損隱憂,因此仍須留意市場投資情緒是否受到風險影響。

廖炳焜說明,在關稅轉嫁、匯市升值之下,臺股指數第3季在大區間震盪機率大增,目前臺股本益比爲17.3倍,相較過去兩年已明顯回檔,臺股企業2025年獲利年增幅預估16.8%,指數上緣先視今年1月初高點、下檔以季線爲主。

市場追求高效的半導體產品

廖炳焜指出,市場對先進AI運算能力的需求正朝向算力更高、更高效的半導體開發,四大CSP業者與IC設計大廠也預計推出更符合自己需求的高效晶片,國內晶圓龍頭大廠3奈米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2奈米產能也即將於年底建成並於明年商轉,高通、AMD、國內IC設計大廠均將採用,使其在晶片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在先進封裝及2奈米與3奈米晶片逐步放量的趨勢下,晶圓代工產業在2026年至2028年的營收復合年成長率將上看15%。

隨着時間進入第3季,廖炳焜認爲,下半年操作難度可能持續提高,選股上宜採用多元平衡佈局、選股不選市方式,科技類股可聚焦晶圓代工N2供應鏈、IC設計、邊緣運算、雲端AI、機器人、低軌衛星,非科技族羣則以必需性消費品、金融等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