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偵測奏功 臺中墓地火警取締破「蛋」
臺中市消防局出動無人機巡視墓地,去年墓地火警取締15件,今年截至目前達16件,取締成效顯著成長。(臺中市消防局提供/陳淑娥臺中傳真)
臺中市消防局出動無人機巡視墓地,去年墓地火警取締15件,今年截至目前達16件,取締成效顯著成長。(臺中市消防局提供/陳淑娥臺中傳真)
每年清明節前2、3周爲掃墓期間,易因焚燒金紙或燃燒雜草引發公墓火警,市府透過火災預防,包括髮放小水袋、掃墓宣導等政策,臺中市墓地火警逐年下降。不過,消防局因出動無人機巡視墓地,去年墓地火警取締15件,今年截至目前達16件,相較於2022年及2023年掛零,成效顯著成長。
市長盧秀燕今主持市政會議表示,今年1月南加州發生美國史上最大野火,韓國近期也爆發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火災,延燒面積已相當1個半的臺北市。清明節將至,市民祭祖時務必注意防火安全,一個菸蒂或未熄的餘燼,都可能引發重大災害。
目前是清明掃墓的高峰期,鑑於過去清明期間臺中市山林火災頻繁,多數發生在墓區,主因是雜草林木乾燥,加上部分掃墓行爲不慎導致火源擴散。民政局吳世瑋表示,全市公墓除草共152處,市府每年編列4600萬元除草並清運,近年墓地火災數量與延燒面積大幅減少。
消防局長孫福佑指出,近3年墓地火災呈現逐年下將趨勢,由2022年258件減少至2024年131件,另去年出動具熱顯像儀功能無人機偵測,去年無人機巡邏次數達249次,取締墓地火警15件,今年截至4月1日止,已開罰16件,無人機發揮功效,打破2022年、2023年取締0件紀錄。
孫福佑補充,消防局針對近3年火災案件進行分析,發現清明期間墓地火災主要因燃燒金紙或清理雜草不慎引起,消防局透過電視、廣播及社羣媒體進行防火宣導,每年發放1萬個小水袋,並在大型公墓入口處提供防火宣傳單。
墓地火警多因焚燒金紙引起,環保局長陳宏益提到,市府推動「紙錢集中便民服務」,2024年清明節期間使用量較2023年成長32.2%。科技執法方面,市府於清水區第十公墓透過監控系統及即時通報機制,在去年協助消防單位通報9起潛在火災案例,成功預防可能造成的空氣污染,估算減少PM2.5排放達64.0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