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骨入塔奏效 澎湖墓地火警創新低
澎湖馬公市鎖港往烏崁路段墓地6日下午的燒草火警搶救。(警消提供/許逸民澎湖傳真)
清明節掃墓引發火警,常是警消疲於奔命的痛。這幾年在消防署強力呼籲掃墓不用火,以避免危害公共安全下,加上今年清明連假適逢天氣偏冷,全臺各地燒草火警都明顯有較往年減少甚多,離島澎湖更是創下新低,3日至6日清明節連假期間,因掃墓引發的雜草火警案件只有2件,出勤人車總計8車16人,燃燒面積合計約500平方公尺。
根據統計,相較於2022年清明節,澎湖火警3件、出動車次28車、出勤59人次、燃燒面積1萬6500平方公尺;2023年清明節火警4件、出動車次27車、出勤67人次、燃燒面積2萬8310平方公尺;2024年清明節火警5件、出動車次23車、出勤50人次、燃燒面積7100平方公尺;今年燃燒規模可說輕微多了。
澎湖縣政府消防局長許文光表示 應該是撿骨進塔政策,墳墓的數量漸減,包括燒雜草及燒紙錢等掃墓用火的行爲改變所致。
澎湖今年清明連假2件雜草火警,分別發生在4日上午於馬公市山水裡499-10號附近雜草火警,出動人車3車5人,燃燒面積約200平方公尺。另一件則是6日下午,馬公市鎖港往烏崁路段墓地燒草火警,出動人車5車11人,燃燒面積約300平方公尺。2案幸都無人傷亡。
消防局指出,民衆祭祖掃墓及燃燒冥紙常引發大面積的公墓火災,因此於清明節時,除進行墓地巡邏警戒外,也特別結合先進的熱顯像空拍機進行空中巡查,針對歷年火災發生頻率較高的公墓區域運用無人機進行高空監控,全方位掌握公墓區動態,增強火災預防與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