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割草船將逐步在城市河湖上崗
本報訊(記者解麗)全自動無人割草船鋒利的鋸齒刀片不停開合,所行之處水草被迅速割斷;無人清潔船緊跟其後,舒展近15米的“肢臂”,將漂浮在水面上的水草同步“收入囊中”……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處獲悉,南護城河右安門橋以西,全自動無人割草船已經正式上崗。接下來,南北護城河、通惠河、土城溝等河道都將逐步實驗並推廣無人割草船等新型設備。
在南護城河右安門橋以西,一艘外形頗爲炫酷的船隻在船尾和船底各配有一豎一橫兩個割刀,形成“T”字形結構,所過之處水草被迅速割斷。在其身後,則跟隨着一隻同樣是無人駕駛的收草船,用其兩條長能達15米的“臂膀”,將漂在水面的水草“攬入懷中”,捲入船艙,最終運到岸邊的收集區。
據瞭解,夏天是水草生長旺季,水草可以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可一旦水草枯萎,若不及時清理,不僅影響河道整體景觀,數量多了還會對行洪、水質產生影響。因此,夏季清理水草是水務部門的重要工作之一。
“以前,南護城河上的割草船需人工駕駛,到了水草旺盛期,南護城河每天需出動10艘割草船、20名工作人員共同作業。而今年,南護城河上無人割草船正式投入使用,剛剛上新的全自動無人割草船更是清割效率躍級,根據河道寬窄、水流情況的不同,可提升1至3倍。”北京城市河湖管理處水環境管理科工作人員劉琦介紹說。
北京市水科院城市水生態環境研究所副主管張蕾表示,無人割草船“上崗”後可有效降低人工作業風險,割、收分離的設計提高了作業效率,打破過去無人割草船需要人工進行水草上岸轉移的流程限制,實現水環境運維管理關鍵環節的無人化和智能化。
同時,無人割草船讓夜間作業新模式成爲可能。“以南護城河爲代表的北京城市河道是市民親水的主要水域,船隻日間作業與市民親水活動之間容易形成互相干擾,而夜間作業就能使作業與市民的親水完美‘錯峰’。”張蕾指出,即使夜晚作業,無人割草船也能準確感知周圍是否有障礙物,避障距離爲30米。
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處副主任陰悅透露,將逐步在南北護城河、通惠河、土城溝等河道實驗並推廣無人割草船等新型設備的應用,讓河湖運維和管理更高效、更精準、更智慧。同時,城市河湖管理處還結合河道水草分佈、生長情況以及市民親水熱點區域等因素,制定了《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處水草管控技術管理辦法》,加強對水草的科學化、精細化管控。實現集打撈、清運、無害化全過程環保綠色運維處理,更好地提升水環境綠化養護管理水平,實現水清岸綠的河湖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