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多年前,長江中游有着怎樣的文明圖景?
來源:人民網
長江,在萬古奔騰中書寫了雄壯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在溼潤多雨的長江中游,史前文明會呈現出怎樣的文明圖景?在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支持下,考古工作者們在位於湖北江漢平原北端的城河遺址進行了考古挖掘,取得了重要進展。
8月3日14時,由國家文物局、人民網聯合出品的《中國考古大講堂》第五季第四期正式推出。本期節目的主講人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城河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彭小軍,與我們分享城河遺址的考古新成果。
城河遺址爲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重要城址,城垣及以內面積約70萬平方米,此前已發現城垣、中心“廣場”設施、大型院落式建築、城外墓葬區等重要遺存。突然增加的聚落、拔地而起的城池、規劃有序的公共墓地、豐富多樣的墓葬葬儀……考古工作者推測,城河遺址的出現,與人口的遷徙和匯聚有密切關聯。對城河遺址的持續發掘、研究,爲解讀當時人羣遷徙和文化融合,源源不斷地提供新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