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風韻”再續“夏日之約”,譜寫民族團結新篇
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武陵風韻”志願服務隊抵達吐魯番市(單位供圖)
2025年夏日,湖南文理學院“武陵風韻”志願服務隊跨越千里,奔赴火洲,紮根吐魯番市鄯善縣濱沙學校,讓湘疆美育協作的約定在夏日裡延續。這不僅是對服務初心的堅定踐行,更是對“文化潤疆”戰略內涵的深入拓展,通過以美爲媒的實踐路徑,着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承美育初心,升級課程體系,澆灌希望之花
“武陵風韻”志願服務隊在去年合唱課程基礎上,精心打造“多元浸潤”新課堂體系。核心的合唱藝術載體依然充滿活力,同時新增趣味音樂素養,民族舞蹈體驗、心靈對話以及家國情懷主題思政教育課等特色課程。
“老師,原來常德的民謠這麼好聽!”課後一位維吾爾族男孩眼中閃着光,“你們的歌好像把洞庭湖的風帶到了我們的戈壁灘!”合唱課上,“紅石榴”合唱團的孩子們在常德絲絃改編合唱歌曲《馬馬嘟嘟騎》的律動中,感受湖湘鄉音的淳樸魅力;於古韻悠揚的《聲聲慢》吟唱裡品味古詩詞之美;借鏗鏘有力的《爲祖國歌唱》齊聲匯聚赤子情懷。每天伴隨趣味節奏遊戲、民族舞蹈體驗以及心理與思政交融的課程,孩子們在藝術浸潤中築牢文化認同與愛國根基。
實踐礪青春,民族大融合,共譜時代之音
本次實踐活動聚焦三大目標:一是教學相長,增強青年志願者文化認同感,激發其傳承文化根脈的行動自覺;二是將人才培養與藝術實踐緊密結合,推動專業能力向服務邊疆教育的實踐力量轉化,強化青年學子的使命擔當;三是以特色課程爲紐帶,深化民族交流交融,通過青年志願者的實際行動,感召並凝聚更多社會力量投身新疆建設,匯聚起守護民族團結的強大合力。
湖南文理學院“武陵風韻”志願服務隊用實際行動證明,美育是潤物無聲的力量,青年是賡續情誼的橋樑。從湘西北的朗州文脈到大漠邊陲的聲聲絃歌,每一次奔赴都在邊疆孩子心中撒播藝術的種子,更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架設牢固心橋。未來,這動人的“湘音”與青春力量,將持續注入新疆廣袤熱土。美育之光映照下,更多年輕的“石榴籽”必將緊緊相擁,共同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樂章。(劉燕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