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再“押”光伏,動機何在?巨資注入的新公司什麼來頭?
來源:澎湃新聞
五糧液在光伏領域再出手。
天眼查信息顯示,宜賓英發德睿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英發德睿)近日成立,註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爲張發玉。經營範圍包括光伏設備及元器件製造、太陽能熱利用裝備銷售、太陽能熱發電裝備銷售、電子專用材料研發、電子專用材料製造等。
英發德睿的股東陣容堪稱強大,分別是宜賓英發德耀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0.1%,下稱英發德耀)、四川五糧液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20.01%)、隆基綠能(601012.SH)全資子公司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9.9%)以及地方國企宜賓市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9.99%)。
其中,四川五糧液新能源投資公司由五糧液集團100%持股,成立於2023年4月。英發德耀背後閃現多重宜賓國資身影,該公司股權穿透後由南京英發睿能科技有限公司控股、張發玉爲實控人,宜賓高新投資集團、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宜賓發展創投公司、宜賓綠能股權投資合夥企業等參股其中。
英發睿能的實力不容小覷。
根據第三方市場機構InfoLink公佈的2024全年電池片出貨排名,英發睿能首次上榜便成爲全球第四大電池片供應商。該公司成功抓住電池技術迭代窗口,其宜賓基地高效TOPCon電池項目的大規模放量助推出貨量大幅躍升。不僅如此,通過與隆基綠能展開BC技術的戰略合作,英發有望成爲市面上第一家外銷BC電池片的專業電池廠,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指日可待。
五糧液的新能源棋局並非一時興起。早在2023年成立後不久,就參與了四川和光同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增資。和光同程背靠宜賓國資、五糧液及一衆投資天團,實控人是光伏龍頭通威股份(600438.SH)的前董事長兼CEO謝毅。
據澎湃新聞觀察,英發德耀、和光同程,連同四川高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作爲各自領域的光伏新秀,都展露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這背後是宜賓的“光”速力挺,三家公司在當地的項目均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英發德耀20GW電池片項目從開工到投產僅用150天,四川高景拉棒切片項目從開工到點火生產僅用75天,和光同程32GW太陽能電池項目從開工到投產僅用147天。
在業內產能供大於求、全產業鏈低價徘徊的大環境下,宜賓的光伏產業逆勢起飛:2024年前三季度,宜賓市光伏產業實現產值194億元,預計2024年實現產值近300億元,同比增長10%以上,2027年產值突破千億。
作爲酒都宜賓的巨無霸,五糧液融入宜賓“向光伏產業進軍”的戰略中,並不難理解。
前述由英發、五糧液、隆基、宜賓高新合資成立的新公司揹負着清晰的使命:推進先進產能落地。
2024年11月,宜賓英發德耀科技有限公司、宜賓高新區與隆基綠能簽署了年產16GW HPBC電池片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三方將在HPBC電池生產、銷售及相關技術領域進行廣泛協作,並於2025年建成首期6GW產能。據悉,在與英發的合作中,前期產品基本由隆基綠能銷售,後續也會允許合資公司對外銷售,但這部分需要給隆基綠能技術授權費,基於知識產權保護和授權規則開展。
BC電池的特點是正面沒有柵線,能有效提高電池效率、發電量和美觀度。同時,作爲一種平臺技術,BC可與TOPCon、HJT等疊加工藝,進一步擴大效率優勢,被視爲有望在未來3-5年內走向主流的技術路線。
這是宜賓對最新電池技術的又一次“試水”,也是在當地落地的首個量產BC電池項目。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