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押注美圖,2.5 億美元投資能帶來什麼?

導語:雙方的合作反映出行業資源整合、技術融合以及巨頭佈局垂直場景落地的新趨勢。

5月20日,美圖公司發佈公告,宣佈與阿里巴巴簽署2.5億美元可轉債協議,同時,雙方還將在電商平臺、AI技術、雲計算等領域展開戰略合作。

牽手合作

公告顯示,阿里巴巴以可轉債的形式投資美圖,本金總額爲2.5億美元(淨籌資約2.496億美元),爲期3年,年利率爲1%。阿里巴巴可在發行日起至到期日前5個工作日行使轉換權,按每股6.00港元的價格轉換爲美圖公司股票。

此外,公告中對本次戰略合作的具體方式有所展示。

根據公告,美圖公司和阿里巴巴將在電商和模型開發領域展開深入合作。阿里巴巴將在旗下的電商平臺優先推廣美圖AI電商工具,同時協助美圖開發以數據驅動的電商生圖及生視頻的新工具及新功能,以提高阿里巴巴電商平臺商家的營銷和運營效率。

另外,阿里巴巴將爲美圖公司核心業務提供技術支持,滿足美圖公司旗下AI產品推理、訓練等算力需求。美圖公司承諾未來三年向戰略投資者阿里巴巴採購不低於5.6億元的雲服務。

此外,雙方還將探索更多差異化創新項目,爲各自平臺用戶創造獨特體驗。

中金最新報告指出,這一合作圍繞美圖核心的AI視覺技術與阿里電商生態的精準匹配展開。技術方面,美圖可以藉助阿里獲取頂尖算力資源,補齊技術能力短板;阿里則通過美圖的三年採購承諾,爲阿里雲鎖定中期收入。生態方面,美圖AI電商工具將在阿里旗下電商平臺被推廣,提升平臺商家的營銷和運營效率的同時,可藉助阿里商家資源反哺用戶洞察和商業化滲透。

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認爲,美圖與阿里巴巴未來三年合作前景較爲樂觀。從美圖角度,獲2.5億美元資金及阿里電商平臺推廣助力,能加速AI電商工具開發與市場拓展,利用阿里技術支持提升產品技術實力,雲服務採購承諾也保障了業務穩定運行,長期增長前景更樂觀。

他表示,對阿里巴巴而言,可豐富電商平臺營銷工具,提升商家營銷和運營效率,增強平臺競爭力;與美圖合作開發新工具,能探索電商領域創新應用,鞏固在電商行業的領先地位 ,還可借美圖在AI圖像等領域技術,提升平臺智能化水平。

存在什麼挑戰?

美圖成立於2008年,並於2016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主營影像產品及服務。但上市後的幾年,美圖陷入了年年虧錢的境地。2016年至2021年的6年間,美圖公司累計虧損超過80億元。

不過,這種局面在2022年底ChatGPT發佈,引起全球的AI熱潮後開始改變。美圖公司也積極投資佈局AI,此後通過AIGC等產品持續發力。2023年,其AI設計工具爲衆多電商用戶提供了高效的商品圖生成服務,有力地推動了業績增長。

業界觀點認爲,美團的價值在於通過其AI能力將單點功能串聯爲“一站式工作流”,覆蓋電商、廣告、影視等五大行業。這種“工具鏈整合”能力,正是阿里這類通用模型廠商的短板。雙方這種合作模式,既延續了阿里“輕資產整合”的戰略轉向(如剝離銀泰、高鑫零售等非核心資產),又規避了自研垂直模型的高成本與長週期風險。

此外,美團擁有2.66億月活用戶,其中女性用戶居多,這些用戶是優化電商推薦算法的重要數據來源。其行爲數據可與淘系消費數據結合,衍生出“虛擬試妝”“穿搭助手”等個性化服務,進一步打通“種草-消費-分享”的閉環。

不過,雙方合作也存在一些挑戰。廣州市南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狄嘉認爲,在技術層面,美圖與阿里巴巴合作可能面臨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的挑戰,雙方需要在數據共享與使用過程中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用戶隱私的合規性。

此外,技術融合與協同的挑戰也不容忽視,美圖的AI技術和阿里電商平臺的技術架構需要深度整合與協同,實現無縫對接和高效運行,這需要雙方在技術研發、系統架構設計等方面進行密切合作與協調。

“隨着業務的發展和技術的升級,雙方還需不斷投入資源進行技術創新和優化,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和用戶期望,這對雙方的技術研發能力和資源投入都提出了較高要求。”吳狄嘉進一步表示

帶來什麼改變?

縱觀美圖近年來的發展,2022 年前,美團依靠廣告業務依然是營收的最大頭。但此後,影像與設計產品的營收增長非常迅速,快速超過廣告業務。主要依靠的就是付費訂閱用戶數的大幅提升。

從財報來看,美圖公司2024年實現營收33.4億元,同比增23.93%;實現淨利潤8.05億元,同比增112.84%。具體在營收方面,美圖在影像與設計產品的收入佔總營收比重最高,去年達約20.86億元,佔比62.4%。同比增長57.1%。

業界觀點認爲,這一切與美圖充分利用AI的賦能有關。根據公開資料,美圖當前產品如

美圖秀秀、美顏相機、Wink以及美圖設計室等,大多與AI相關;從去年開始,公司的“粘土濾鏡”“腦洞特效”等AI驅動的功能也相繼引發關注。

從財報上看,2024年度美圖的研發開支達9.107億元,同比增加43.3%,超過營收增長約19個百分點。是公司去年淨利潤的1.13倍。從明細看,其中有大約1.4億元被用於視覺大模型的訓練費用。

近年來,隨着AI模型訓練成本的持續下降,資本市場的關注重心也逐步從AI技術底座,轉向可實現商業落地的AI應用。在過去兩年,通用大模型的競爭已從技術參數轉向商業化能力。OpenAI的Sora、谷歌的Gemini雖在多模態生成上不斷突破,但企業端更關注如何將技術嵌入工作流。

面對行業變革浪潮,企業要如何改變?此次合作會帶來什麼趨勢?根據合作,此次美圖與阿里的合作,也將在電商場景中集中實踐,阿里將在旗下電商平臺推廣美圖AI電商工具,並協助美圖開發基於數據驅動的電商生圖及生視頻等新功能,進一步其電商平臺商家的營銷和運營效率。

郭濤認爲,雙方的合作反映出行業資源整合、技術融合以及巨頭佈局垂直場景落地的新趨勢。

他指出,對電商行業,帶來創新營銷工具和模式,提升行業運營效率,促進電商平臺競爭與創新。在AI技術應用領域,推動AI技術在電商場景的深度應用,加速技術落地。對電商商家,直接獲得更高效營銷工具,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營銷效果;間接拓展業務發展空間,增強市場競爭力。對消費者而言,直接獲得更優質的商品展示,購物體驗得到提升;間接促使商家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享受更多實惠和便利。

綜合自新浪財經、紅星新聞、中國經營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