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崑玉:抗中保臺選民已經膩 是地方選舉「票房毒藥」
專欄作家吳昆玉則說,抗中牌邊際效益遞減,民衆對抗中已經膩了,對地方選舉來說更是「票房毒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政府打着抗中牌,大罷免時各罷團訴諸抗中保臺,最終全軍覆沒,揭示抗中牌效益不如以往。專欄作家吳昆玉則說,抗中牌邊際效益遞減,民衆對抗中已經膩了,對地方選舉來說更是「票房毒藥」;國立臺北大學公行系教授劉嘉薇指出,執政黨還是要有政績,不然只會操作抗中保臺,對2026年地方選舉是負面影響。
劉嘉薇說,2026年即將迎來的地方選舉,選民看的是候選人提出的政見、或對地方經濟能有哪些改革,都是民生經濟議題,而不是意識型態的抗中保臺。劉也觀察,民進黨政府現在不太敢用抗中牌,比如陸委會聲稱要罰舔共藝人,但到如今尚未祭出懲罰,認爲執政黨應該已經感受到,如果過度操作抗中保臺是會引起反感,而徐國勇稱沒有臺灣光復節,則是徐國勇個人的擦槍走火。
劉嘉薇指出,抗中保臺最高峰的時刻,是前總統蔡英文競選連任那年,前一年遇上香港反送中事件,因爲有外在事件影響,加上香港又離得近,最終讓蔡反超韓國瑜,甚至拿下歷史高票,但近期都沒有重大的事件,且執政黨還是要有政績,過去一年多朝小野大的雙少數政府,困在憲政箱子裡,再如此下去對民進黨2026年選舉有非常大負面影響。
吳昆玉說,抗中牌邊際效益遞減,民衆對抗中會膩,從大罷免全軍覆沒來看,就可以發現抗中保臺已經被過度使用、利用價值已經幹了,且抗中牌對地方選舉來說是「票房毒藥」,比如1994年臺北市長選舉電視辯論,趙少康一上來就講保衛中華民國,不能讓中華民國滅亡,卻被陳水扁一句「有這麼嚴重嗎?」毀掉,由此可見抗中保臺在地方選舉用的話,結果就會跟趙少康結果一樣。
吳也觀察,近年政治氛圍,不管是抗中保臺還是促進兩岸關係的意識型態,在地方選舉都不討好,其原因就是大家對統獨議題或是兩岸議題,已經膩到一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