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波動+缺工!大學新宿舍「愈蓋愈貴」 物美價廉恐不復存
臺大預計於辛亥路與基隆路交叉口處興建三棟學生宿舍,但預算一路從28億追加至55億元,屆時可能反映於收費,圖爲臺大太子學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成式AI闖進校園!聯合新聞網正在調查「大學生使用生成式AI工具的習慣」,誠摯邀請各科系大學、碩博士學生填寫問卷。 ➡️點擊填答
國內大學宿舍屢遭批評老舊或不符時代需求,近年公、私立大學致力蓋新宿舍,但碰上物價波動與缺工,新宿舍可謂「愈蓋愈貴」。以國立臺灣大學爲例,預計於臺北市辛亥路與基隆路交叉口處興建三棟學生宿舍,但預算一路從28億追加至55億元,屆時可能反映於收費。新穎舒適且非常便宜的宿舍,未來恐不復存。
臺大預計於校本部周邊新建全臺規模最大的學生宿舍,預計於118年完工、提供3750牀。但臺大學務處表示,工程先前碰到疫情、缺工缺料、物價波動等狀況,111至112年間八度流標,進而導致工期延宕、成本翻倍,預算由28億調增至五55億元,也代表未來新、整建的宿舍住宿費用都將比現行宿舍高出不少。
但臺大也指出,希望不要增加學生家庭的負擔,會由學校向各方爭取資源、向教育部爭取補助,希望屆時能在可負擔的費用下讓學生入住。另外,臺大也預計於本學年起,逐棟展開爲期十年的整修或拆除重建工程,因應新時代的需求,將會逐步減少每房住宿人數,然而翻修同樣需要經費,屆時住宿費也會同步進行相應的調整。
陽明交大住宿服務二組組長範秀華也指出,107年完成研七舍,1100牀造價成本約7億多,近年學校研議再興建1200牀,評估價格約17億,上升非常多。大學通常研議將宿舍整建成本攤平於收費內,也請精算師將營運、興建成本等納入計算,評估屆時新建宿舍落成,收費絕對會攀升。
範秀華談到,隨原物料成本上漲,未來興建的大學宿舍,評估不會再有過去價格非常便宜的狀況,但學生的觀念也有改變,學生需要的是環境好且舒適,宿舍維運好、定期翻修,仍是每年都搶光。
學生團體EdYouth則表示,大學宿舍的設立初衷,是爲保障學生求學期間能夠擁有「比市場更可負擔」的居住選擇,否則將進一步增加學生負擔,擴大教育不平等。
但EdYouth也指出,極高比例的宿舍新建成本仍由是學校自籌,並透過宿舍費用逐年攤提,只能依靠學生繳費來支應興建、營運與維護,實際上是把成本轉嫁給學生。建議宿舍應比照社會住宅納入部分非自償性經費,由政府編列預算補貼,優先進行老舊宿舍更新,同時適時盤查學校收費是否合理,才能確保學校有改善宿舍數量、品質的誘因,也讓宿舍回到「提供學生合理可負擔居住空間」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