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揭曉 中山大學化學系2教授獲獎
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廖軒宏、邱政超雙雙獲得國科會114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校方表示,2人不僅學術研究成果豐碩,也可應用在實務層面,展現強勁科研實力。
中山大學今天發佈新聞稿表示,廖軒宏、邱政超2人在創新化學領域貢獻獲肯定。廖軒宏專注光電驅動的有機合成策略、研發製備潛力藥物;邱政超則致力於計算動力學模擬技術、轉化爲可直觀比對的化學現象供業界參考。
校方表示,廖軒宏研究團隊開創綠色藥物合成新策略,以光電驅動,致力於發展新穎的有機合成方法,利用潔淨且永續的「光」與「電」能源,取代傳統昂貴且具污染性的化學試劑。
廖軒宏團隊透過可見光催化與電力驅動,在簡單條件下,高效建構複雜分子的三維骨架,並突破傳統合成限制,有效建構藥物中關鍵的掌性分子骨架。研究成果不僅展現綠色化學的前瞻性,也爲新藥研發帶來更多可能性,實現科學創新與環境永續的雙重目標。
至於邱政超的研究部分,邱政超指出,計算化學與電腦模擬是當代化學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傳統計算化學研究在探討化學反應時,往往僅聚焦於難以直接在實驗中觀測的反應與活化能。
邱政超說,爲突破此困境,他運用動力蒙地卡羅與微動力學模型等動力學模擬技術,將從量子力學計算中得到的能量數據,轉化爲能直接與實驗比較的化學現象。
他表示,透過開發新的模擬策略,不僅推進了計算化學領域的發展,也成功將此策略應用於多項具學術與工業價值的研究,如深入探討催化劑的老化與失活過程、剖析特定孔洞材料中的氣體分離機制,及探索糖分子於質譜中的解離反應等。
中山大學表示,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由國科會各學門召集人提名42歲以下學術表現優異青年學者,自2002年設立以來,爲國內年輕學者競逐的重要榮譽獎項。今年全臺只有4名與化學學門專長相關的獲獎人,而中山大學一舉囊括2席。未來將持續給予優秀教師堅強後盾,支持更多頂尖的創新研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