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必派師參加防詐研習惹反彈 中市:鼓勵性質,公文用詞欠妥
基層教師負擔交通導護、性平、霸凌乃至發放投票通知單,第一線人員疲於奔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中市教育局日前發函轄內各國、高中,要求各校9月25日「務必」派遣行政人員與專任教師參加校園防詐研習,引發基層教師反彈,批評行政減量淪爲口號。教育局則澄清,研習原屬鼓勵性質,公文用詞欠妥,將檢討改進。
教育局2日發文,將與富邦人壽共同舉辦「公私協力優化校園識詐防護網」研習,時間訂於9月25日下午1時30分至5時30分,並規定各校須派行政與專任教師等4人蔘加,參加人員可准予公(差)假。
此舉立刻引起教育產業工會不滿。工會指出,新學期纔開學,教師正忙於各項起始工作,如今又被要求參加研習,顯然成爲額外負擔。
有國中教師抱怨,教育局長期將與教學無關的工作推給教師,包括交通導護、性平教育、霸凌防治、愛心餐券發放等,如今還要加上反詐研習,讓第一線人員疲於奔命。
有高職教師則反映,校園內經常出現暴力衝突、特殊生狀況、學生違法或藥物濫用事件,甚至放學後或寒暑假期間,也常發生安全事故,都得由教師第一時間處理。近年校園已無教官編制,校安人力也難以補足,如今再被要求承擔反詐工作,直言「這是要逼死誰?」
工會進一步批評,教育局公文明言「務必」派員,但許多學校師資短缺,行政業務繁重,根本抽不出人力。若無法派員,還須另行報告,形同增加更多行政文書,直呼「好大的官威」。工會呼籲,市府既然標榜「行政減量」,就應真正落實,而非將教師當成萬能替代人力,並點名市長盧秀燕應出面督促教育局檢討。
教育局昨則迴應,研習主要針對詐騙手法演進、個資與隱私外泄風險及正確應對方式進行分享,原意是透過校園建立防護意識,並無強制各校派員,公文用詞「務必」確有檢討空間,將持續改進文字表述,避免引起誤解,並強調希望教師能依需求自主參加,不要因此失去研習的推動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