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備巡禮】日陸自第11旅團主力駐紮札幌 鞏固北海道西南防務

在分列式活動中,第10快反部隊所屬的裝甲車隊進場,展示地面快速反應與機動打擊的戰力。(臧持新攝)

第11偵察隊的87式偵察車參與分列式,展示自衛隊偵察機動能力。(臧持新攝)

民衆乘坐90式戰車,體驗優異性能。(臧持新攝)

第11飛行隊空中分列式,執行直升機編隊飛行。(臧持新攝)

旅團長進行部隊校閱。(臧持新攝)

現場陳展120迫擊砲。(臧持新攝)

航空自衛隊北部防空羣部署愛國者3型防空飛彈,擔負北部防空與重要設施防護任務。(臧持新攝)

今年6月1日,日本陸上自衛隊駐防北海道的第11旅團,慶祝成軍17週年暨真駒內基地駐防71週年,舉辦基地開放活動,開放當地民衆參觀,並藉此對外招募新血。第11旅團爲北海道防衛主力之一,負責政治、經濟中心「札幌市」在內的西南部地區防衛、治安和災害救援。

慶祝典禮在真駒內基地大校場舉行,以駐防的北方軍直屬及第11旅團部隊爲主,邀請地方政府官員、民意代表、仕紳參加,也開放民衆在指定區域觀禮。典禮全程由旅團長主持,進行部隊校閱,待閱兵式結束後,旅團長及多位來賓分別致詞。由於沒有戰鬥操演,分列式是重頭戲,先由軍樂隊進場,旅團部82式通信指揮車引導,依序步兵方隊、北方軍混成旅、第11旅團所屬單位的各型汽車、裝甲車、99式自走砲、90式戰車,最後由4架UH-1J直升機通過司令臺結束。

基地開放 動靜態裝備陳展吸睛

靜態裝備陳展分3個場地,北方軍第1砲兵旅第2反艦飛彈團、航空自衛隊北部防空羣第24隊,均派飛彈裝備參加,爲展場增色不少。陳列UH-1J直升機、16式戰車、87式偵察車、防空飛彈車、無人機(UAV)、空拍機(R70)、120迫擊砲、88式反艦飛彈機動車、愛國者防空飛彈(PAC–3)、資材搬運車、醫護車、野戰沐浴、淨水器等各式裝備,90式戰車按時段進行動態性能展示,也安排民衆試乘。

真駒內基地位於札幌市南邊,自1876年起,開發爲畜牧場,也是著名牛乳發源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6年間,美國佔領軍建設成軍事基地,當時由美軍第11空降師駐紮,與千歲基地同爲重要駐地。1952年,日本警察預備隊改組爲保安隊,2年後整編成立自衛隊。

北方軍主力 下轄多個單位

1954年,美軍正式移交北海道防務,同年9月1日,自衛隊接收真駒內基地;1955年12月1日,在真駒內基地編成第7混成團。1962年1月,自衛隊改師團制,第7混成團擴編爲第7機械化師團,移防東千歲基地,另在真駒內基地新編成第11師團;2008年,重新整編爲第11旅團;2019年3月,因應防務需要,調整兵力結構,成爲第11機動旅團迄今。

第11旅團爲北方軍(兵團)主力部隊之一,現轄第10快速反應團(瀧川市)、第18步兵團、第28步兵團(函館市)、第11砲兵營、第11戰車營、第11防砲營、第11偵察營、第11飛行隊(丘珠機場),另有情報、化學兵、工兵、通訊、後勤、樂隊等單位。

真駒內基地除了第11旅團司令部、第18步兵團等各單位,還有北方軍混成旅(第52步兵團、第120教育大隊、冬季戰技教育隊)、第102後方支援大隊、衛生營、第314基地通信連、自衛隊札幌醫院等多個單位,爲一座大型基地。

年輕隊員偏低 編現比不足

近年日本自衛隊面臨人力招募不足問題,加上北海道人口外移,邁入高齡化社會,透過現地觀察,整體隊員年齡普遍偏大,年輕隊員偏低,部隊編現比不足,從分列式步兵方隊中也發現訓練不足、稚氣未脫青少年隊員,浮現出自衛隊面臨的困境,影響整體戰力。日本政府因應周邊情勢威脅日增,籌劃自衛隊擴編,至於如何解決人力問題,已成爲一項嚴苛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