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私人教練:深蹲舉重物時不應做的兩件事

無論是否負重深蹲,都需要 可靠的技巧與姿勢來防止受傷並最大限度地提高你的表現(以及收益(成果))。姿勢不當的話,你或許仍能增長力量和肌肉,但要付出什麼代價呢?

深蹲能增強下肢力量和核心穩定性;根據你偏好的深蹲變體,你可能會發現上身參與度更高,或者更側重於身體的前部或後部。

例如,由於槓鈴架於身前的放置方式,前深蹲對股四頭肌的刺激更強;後深蹲對後鏈肌羣的刺激更強,因爲槓鈴後置(於身後加載)。

但先不說深蹲的好處,如果你想通過深蹲練習來增強、塑造強健的腿部肌肉,我會對你的姿勢做出兩個較少被提及的調整(以及要避免的常見錯誤)來幫助你達成目標。如下所述。

你應該避免哪兩個錯誤?

這是兩個你可能不知道但應該知道的方面。

是的,臀部扭動現象確實存在,而且還很常見。

臀部扭動是指在深蹲底部時腰椎出現的輕微彎曲。當骨盆微微內收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形成一個柔和的C形。

好消息是,如果你有臀部扭動現象,你不必一直這樣。這裡不是高中,你不會一輩子被這個(現象)困住。它是可以糾正的,而且爲了避免下背部受傷,也應該糾正。

你舉起的重量越大,你就變得越強壯,但糾正臀部扭動現象更爲重要。如果你不保護好自己的下背部,身體承受的所有負荷都會造成損害。

臀部眨眼(深蹲時臀部突然下沉的現象)出現有幾個原因,包括臀部、膝蓋、腳踝或胸椎缺乏靈活性,力量缺乏或者姿勢不正確(稍後會詳細說明),而所有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以下是 解決深蹲時“臀部眨眼”的7個最佳方法。

在深蹲過程中,姿勢對穩定性和動作形態至關重要,它可能決定你能否成功完成一次舉重動作。過去有很多次,我的姿勢讓槓鈴在我身後滾落,或者讓我向前傾倒。

當我談及腳部位置或者姿勢的時候,我不是在說你的雙腳間距是寬還是窄。站距較窄可能適合下肢靈活性較好的人,而且相比站距較寬的情況更側重於股四頭肌;較寬站距適合初學者或者需要更多空間的人,不過得確保膝蓋不會內扣來代償。

相撲深蹲之類動作所採用的寬站距也比窄站距更能強調臀肌,尤其是外側臀肌。

傳統上,私人教練會教你從腳跟發力——我剛開始教學的時候經常會說“把重心放在腳跟上”或者“站立時從腳跟發力”,但隨着經驗的積累,我現在不這麼教了。

重心絕不應放在前腳掌,因爲這會使你的體重向前傾,所以將重心移到腳跟並非‘不好’,這會幫助你更成功、更穩定地舉起較重的重量。

然而,我採用腳部呈三腳架式的姿勢,這意味着將體重分配到小腳趾、大腳趾和腳跟之間,給你三個穩固的着力點。它爲穩定性提供了更寬闊的基礎,並且會改善你的腳與地面的連接,這樣你就能通過雙腳更好地發力。

如果你覺得三腳架式姿勢很難,那就看看你腳上穿的是什麼。也許一雙< a href="#">交叉訓練鞋或者舉重鞋能幫助你做好深蹲動作——而且我們知道最適合深蹲的< a href="#">交叉訓練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