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債規模有能力保持基本穩定

經濟日報北京3月28日訊(記者勾明揚)國家外匯管理局28日公佈2024年末中國外債數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斌表示,2024年,我國外債規模小幅下降,幣種結構優化,期限結構保持穩定。截至2024年末,我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餘額爲24198億美元,較2023年末下降277億美元,降幅1.1%。從幣種結構看,本幣外債佔比50%,較2023年末上升3個百分點;從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佔比44%,與2023年末基本持平。

談及當前我國外債形勢,李斌表示,外債規模下降受多重因素影響。2024年,受匯率波動、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不確定性、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等多重因素綜合影響,我國外債規模一季度、二季度有所回升,三季度、四季度有所下降,全年總體保持基本穩定。截至2024年末,我國全口徑外債餘額較2023年末減少277億美元,其中,匯率折算因素造成外債餘額下降360億美元,對外債餘額下降的貢獻度爲129.9%。

我國外債風險總體可控。2024年末,我國外債負債率(外債餘額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爲12.8%,債務率(外債餘額與貿易出口收入之比)爲63.8%,償債率(外債還本付息額與貿易出口收入之比)爲6.5%,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例爲42.4%。上述指標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分別爲20%、100%、20%和100%)以內,且有不同程度改善或保持基本穩定。

“預計我國外債規模將保持基本穩定。”李斌表示,展望2025年,美歐等發達經濟體總體仍處於降息週期,外幣融資成本有望穩中趨降,我國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穩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提升跨境融資便利化水平,有助於我國外債規模保持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