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推出新一批穩就業支持政策|南財早新聞
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首場新聞發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經濟增量預計超35萬億元,相當於廣東、江蘇、山東前三個經濟大省2024年的總量,超過長三角地區的總量。
2、商務部定於2025年7月10日(星期四)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佈會,新聞發言人介紹近期商務領域重點工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1、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提出一系列新舉措着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包括擴大社會保險補貼範圍、落實一次性擴崗補助等。
2、國家統計局9日發佈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轉爲上漲0.1%。
3、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開通“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線上問題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業關於重點車企未踐行60天支付期限承諾、變相延長支付期限等問題。
4、9日,商務部將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臺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5、9日,國家衛健委決定,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應用於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禁止將“空腸迴腸吻合術”應用於2型糖尿病治療。
6、9日,國家醫保局消息,截至6月30日,全國30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337個統籌區已開通醫保錢包,實現跨省共濟。
7、市場監管總局召開企業公平競爭座談會,金風科技、特來電、長城汽車、度小滿、唯品會、本站、順豐、東軟等8家企業有關負責人發言。市場監管總局將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強化反壟斷監管執法,提升投資併購審查效率,爲廣大民營企業發展創造良好市場環境和更廣闊空間。
1、週三A股衝高回落,上證指數3500點得而復失,盤面題材股表現散漫,多隻銀行股盤中再創新高,存儲芯片概念股集體回調。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13%報3493.05點,深證成指跌0.06%,創業板指漲0.16%,市場成交額1.53萬億元。
2、港交所披露,上半年有44家新上市公司,同比增長47%;IPO募集資金1071億港元,同比上升699%;總集資金額2808億港元,同比上升322%。上半年日均成交金額2402億港元,同比升118%。
3、隨着雙瑞股份近日主動撤回IPO申請,中證協2023年第一批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的5家公司遭“團滅”,當年17家被檢查企業中,14家撤回材料終止IPO,佔比達82.35%。截至7月8日,2025年以來已有超23家企業在過會後終止IPO,其中17家未提交註冊即撤回,6家在註冊階段終止。
4、近期,上市公司密集發佈半年報業績預告,多隻行業龍頭股報喜。截至7月9日,107只個股已發佈上半年業績數據,其中83股預喜(包含預增、扭虧等)。從淨利潤預增幅度的中值來看,24股業績同比翻倍。
5、進入下半年僅7個交易日內,已有超20只基金宣佈降費,涵蓋混合型、債券型、貨幣型及FOF產品。包括易方達、國投瑞銀、國泰、富國等基金公司。當前管理費率在0.15%及以下的低費率基金產品數量已突破1050只。
1、當地時間7月9日,英偉達股票收高1.80%,股價創歷史新高,市值盤中一度突破4萬億美元關口,成爲全球首家市值達到該里程碑的公司,超過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股票總市值。
2、阿里巴巴宣佈已完成私募發行本金總額爲120.23億港元、2032年到期的零息可交換債券。
3、TCL科技:預計上半年營業收入826億元-906億元,同比增長3%-13%;淨利潤18億元-20億元,同比增長81%-101%。
4、紅塔證券:預計半年度淨利潤爲6.51億元-6.96億元,同比增長45%-55%。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深入推進差異化、特色化建設,進一步提升資產配置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持續推進自營投資業務的非方向化轉型。
5、唯品會發布反腐通報,運維總監馬某涉嫌職務犯罪被刑事拘留。通報稱,馬某(職級V8)利用職務之便,長期收取供應商好處費,數額巨大,涉嫌職務犯罪。
1、當地時間7月9日, 美國三大股指全線收漲,道指漲0.49%,標普500指數漲0.61%,納指漲0.94%,創歷史新高。波音漲超3%,默克漲逾2%,領漲道指。萬得美國科技七巨頭指數漲1.25%,英偉達漲逾1%,總市值盤中一度突破4萬億美元,臉書漲超1%。中概股多數下跌,聯掌門戶跌超13%,腦再生跌近10%。
2、當地時間7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將自2025年8月1日起對文萊和摩爾多瓦的產品徵收25%的關稅,對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及利比亞的產品徵收30%關稅,對菲律賓的產品徵收20%關稅。當日,他還表示,美國將自2025年8月1日起對所有斯里蘭卡產品徵收30%的關稅,對所有巴西產品徵收50%的關稅。
3、根據美聯儲公佈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6月17日至18日的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同意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之間。與會者一致認爲,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有所減弱但仍然居高不下。
“目前來說應該只是要約(收購)的形式,並不存在借殼上市的可能。因爲智元現在的條件並不成熟,如果是公司正常借殼上市,效率最大化的方式應該是‘買股(協議轉讓或二級市場買入)+定向增發’同時進行,現在的情況說明智元還是想靠兩條腿走路。但也不排除藉助上緯新材佈局公司其他業務的可能性。”聯儲證券投行部併購業務負責人尹中餘對記者指出。詳情>>
科興生物這次的股東大會備受行業關注,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近期發佈的三次特別股息支付方案。根據方案,分紅金額最高或達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38億元),佔其賬上餘額的約73%,第一階段每股55美元的股息將早於特別股東大會支付。業內普遍認爲,這一豪擲數十億美金的分紅背後,是延續近十年的控制權之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