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能效標識制度實施二十週年,已覆蓋 45 類產品
IT之家 6 月 28 日消息,據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消息,在借鑑國際能效標識實施經驗的基礎上,經過系統科學的研究論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於 2004 年聯合發佈《能源效率標識管理辦法》,明確自 2005 年 3 月 1 日起在我國實行強制性能效標識制度。
IT之家從報告獲悉,二十年來,在政府主管部門、製造商、銷售商、研究機構、實驗室、消費者、國際組織等各方共同努力下,能效標識制度已覆蓋 45 類產品,參與企業超過 2.6 萬家,備案產品型號超過 400 萬個。中國能效標識已成爲國際上實施範圍最廣、涉及市場規模最大、節能效果最好的標識制度之一。
據央視新聞報道,“十四五”期間,市場監管總局共推動修訂能耗標準 37 項,預計實現 1.1 億噸標準煤的節能量,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2 億噸。同時,制修訂了能效標準 22 項,預計實現 6100 億千瓦時的節能量,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3.28 億噸。
此外,現行節能國家標準已達 314 項,其中強制性能效標準 58 項,《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等能效標準實現了國際引領,爲能效標識實施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