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6沿海區海嘯警報 蘭嶼測得波高12公分

中央氣象署昨發佈海嘯警報,只見救生員在岸際巡邏,並掛上紅旗阻止泳客進入沙灘。記者許正宏/攝影

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東部外海昨天上午七時廿五分發生規模八點八強烈地震,中央氣象署隨後針對沿海六個區域發佈海嘯警報,直到下午五時十分才解除。根據氣象署觀測,蘭嶼昨天下午四時九分,出現波高十二公分最高,臺東成功、屏東小琉球及東港也出現七公分波高。

專家:地震進活躍期

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示警,全球在二○二一年發生三個規模八以上強震後,直到昨天才發生規模八強震,結束第六長的平靜期,這代表全球地震活動將進入活躍期。

氣象署表示,獲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通報,經研判,該地震所引發海嘯預計約於昨天下午一時十八分開始影響臺灣,因此發佈海嘯警報,海嘯高度預估約○點三公尺至一公尺不等。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臺灣過去發佈過兩次海嘯警報,一次是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東日本大地震,去年○四○三地震也有海嘯警報。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暨海洋學院長、臺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主任張文彥表示,臺灣西部海岸雖相對不易受到海嘯侵襲,不過因地形爲緩坡,一旦發生海嘯,容易上岸沖毀鄰近設施與建築,也可能造成較嚴重災情。

花蓮氣象站退休主任陳世嵐表示,氣象署預報的海嘯高度雖只有卅公分高,但海嘯和一般海浪不一樣,已足以沖走人車。

郭鎧紋表示,俄羅斯地震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八千顆原子彈,預估未來可能有規模七以上餘震,但對臺灣無影響。

臺南七股撤離數十人

全臺多個縣市昨天海嘯警報狂響。宜蘭蘇澳觀測到九公分高海嘯,基隆涌現長浪。臺南七股塩埕裡撤離濱海近卅人、多處漁港封港,臺東大武有村長廣播,提醒村民快疏散至高處。

金門漁民表示,昨轉爲大浪,浪高一至一點五公尺,但只有復國墩南方的海域浪較高,不少漁民提早結束作業返回漁港避風浪,卻說「還不如冬天的短浪來得兇猛」。花蓮賞鯨船也照常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