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後半生》大結局:沈卓然選擇住到養老院的真相
01
《我的後半生》已經大結局,整部劇看下來,我對沈黛這個角色印象特別深刻。
沈黛是沈卓然的女兒,在國外工作,平時難得回家。
在母親的墓碑面前,她曾說過一句話,“以前每年過年的時候都不回來,現在年年都回來過清明,你說我多不孝順。”
沈黛遠在國外,對於家裡發生的事,都只能通過視頻電話獲得具體情況。
父親沈卓然病倒做了個小手術,術後出現便秘。沈黛什麼都無法爲父親做,反而在電話裡埋怨嫂子劉麗娜,是不是給父親煮的菜太油膩了。
她還加上一句,讓嫂子平時在家學着做一下健康餐,老人要吃得清淡一些。劉麗娜在一旁聽到這些話後十分生氣。
沈青一句話將沈黛反駁得啞口無言:“你嫂子平時已經很辛苦了,咱們纔是爸的親兒女,論出力我排第一,你應該排第二。”
這句話,亦爲沈卓然後來選擇住養老院埋下了伏筆。
02
從沈卓然爲連亦憐煮愛心面這一場景,可以瞭解到沈卓然的生活習慣。
前妻在世時,他從未曾做過家務,亦未曾煮過飯。
沈黛在國外當甩手掌櫃,沈青忙着創業,時不時出個差,加個班。
沈卓然與沈青的兩套房子,買菜煮飯,大小衛生,毫無疑問,全落在劉麗娜身上。
沈卓然在讀書看報時,在打電話時,都會出現劉麗娜或者孫寶琴在搞衛生的情景。
爲何劉麗娜的母親時不時會出現,幫劉麗娜搞搞衛生,煮煮飯呢?劉麗娜是獨生女,母親孫寶琴當然心痛女兒的辛苦。
沈卓然認識連亦憐時,他70歲已經退休,而連亦憐40多歲,還在上班。他親自爲上班的連亦憐學買菜,學煮飯。只不過,這一段感情因房子問題無疾而終。
沈卓然後來又經歷了三段感情,最後還是孑然一身。
他是害怕孤獨的,沈青一家儘管就在隔壁,卻沒有辦法每日和他相伴,沈青很忙,劉麗娜亦開始有她自己的事業,女兒沈黛後來回國,正忙着戀愛。
沒有人顧得上去慢慢傾聽,沈卓然孤寂的內心。最初時,正因爲妻子去世無人傾訴,他纔會與善於傾聽的連亦憐展開一段戀情。
03
聶娟娟癌症病發,沈卓然曾想將聶娟娟接到家中住。
如果聶娟娟來到沈家,等於又讓劉麗娜照顧一個病人。劉麗娜的母親當然不願意自己的女兒受苦,沈家才如夢初醒。
聶娟娟是有兒子的,不能因爲兒子在國外,就將責任轉移到沈家身上。
沈黛知道聶娟娟的情況後,建議她住康復功能的養老院。沈卓然又想和聶娟娟一起住到養老院。沈青與劉麗娜都不願意,如何能讓父親住到養老院呢。
當沈青提出,沈卓然住在家中,可以每天到養老院探望聶娟娟,劉麗娜又不樂意了。所有的事,最終還是落到了她頭上。
聶娟娟這件事上,給到沈卓然一種新的設想,即使有子女,其實選擇住養老院亦是可以的。
04
沈卓然本來要與樂水珊成婚,被李黑豹搶婚。
這次,他倒是想開了。經歷了連亦憐兒子連進的惡語相向,經歷了聶娟娟的靈魂相伴,經歷了樂水珊的另類備胎,沈卓然打算放下一切,爲自己作主,住到養老院。
劉麗娜說家裡住得舒服,問公公爲何要住到養老院。
沈卓然一語點破真相,“那裡熱鬧啊!再說了,老丁伯伯在那裡,我去能照顧他,發揮點餘熱。”
熱鬧二字,道出了老人的孤寂。
沈黛忙着工作與戀愛;沈青公司不斷研發新藥,更加忙碌;劉麗娜事業有進展,在忙着訂單 ;而沈多樂出國讀書去了,只留沈卓然一個人,即使心有百般思緒,亦無法找人傾訴。
回到最初關於沈黛的話題,其實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自由的。
當初她選擇在遠方工作,當然知道父母孤寂,但是,爲了前途,她遠離了父母,過年亦不回家。父母並沒有怪她,因爲她是父母心中的寶。
劉麗娜呢,爲家裡付出半生,換得沈青冷言冷語,當然想作出一番成績,活出自我。她在朋友的車上,朋友問她感覺怎麼樣,她回答,感覺自由。
而沈卓然住到養老院,亦是他的自由。他說,遺體都捐贈了,他可以爲自己做主,住到哪裡。
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獨立地主持着自己的人生。
這纔是沈卓然住到養老院的真相,沒有誰對誰錯,只是他選擇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