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蓬江,綻放僑都新魅力!
一座城市的魅力,
不僅在於它的歷史底蘊、城市風貌,
更在於市民的文明素養和
社會的向上向善內涵。
7月11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會議強調以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氣象新作爲,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提供強大精神力量。蓬江區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以銳意進取的姿態、守正創新的措施,推動精神文明建設與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
文明實踐全域覆蓋
文明新風浸潤人心
經過五年探索實踐,蓬江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四級(中心-所-站-點)聯動工作格局有效建成,目前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138 個(55 個村、83 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點 30 個,實現陣地全覆蓋。
蓬江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創新打造“百部精品廣播劇進基層”宣講品牌,通過精選百部優秀廣播劇作品,深入基層社區、鄉村、企業等地,讓廣大羣衆享受到高質量的文化產品,增強基層羣衆文化認同感與凝聚力。
“百部精品廣播劇送基層”活動進企業
同時,將廣播劇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開設“精品廣播劇思政課”課堂模式,聘任蓬江區中小學“六大”思政工作室主持人及全體成員爲江門市蓬江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百部精品廣播劇思政課講師團,通過創新思政課形式,提升思政課質量和效果,讓思政教育更加入腦入心。
“百部精品廣播劇思政課”活動啓動儀式
文明賦能
擦亮“僑都文明”底色
今年以來,蓬江區結合“百千萬工程”,廣泛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校園等創建活動。在創建過程中,根據嚴格的評選標準,從文明素養、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方面進行考覈,激勵各單位積極參與創建。在今年5月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環市街道篁莊社區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的稱號、棠下鎮良溪村榮獲“全國文明村”的稱號、荷塘鎮篁灣中心小學榮獲“全國文明校園”的稱號。目前,全區市級以上文明鎮佔比達100%,縣級以上文明鎮、文明村佔比均爲100% ,文明創建氛圍日益濃厚。
環市街道篁莊社區:
文明實踐聚合力,
“面子”“裡子”雙提升
“篁莊社區將全面落實貫徹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立足新時代新徵程,繼續強化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的橋樑紐帶作用,堅持硬件建設與軟件提升雙輪驅動,實現文明素養與治理效能同步躍升,奮力書寫基層羣衆文化建設的生動篇章。”篁莊社區黨委書記樑燕說。
“全國文明單位”環市街道篁莊社區
文明實踐服務多維延伸
篁莊社區積極建設文明實踐服務圈,先後實施道路“白改黑”升級改造、中心路擴建、篁莊中心路微公園建設、仁壽裡“三線埋地”、巴金庶務室復原、“西江鄉村師範學校”研學基地重塑等工作,並通過改造村內閒置廠房民房、修繕活化老舊建築,逐步打造出“篁莊美食街”品牌產業示範點,形成美食創商機、商機造商圈,文明實踐與經濟發展交融共生、相得益彰的生動局面。
文明實踐活動創新突破
篁莊社區通過老舊建築活化、文物建築再利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等方式,培育“我爲篁莊代言”“暢遊三點三”“篁牌道德講堂”“篁牌追鋒講堂”“蓬友+夜FUN站”夜課堂等品牌活動,讓文化“可閱讀、可體驗、可感知”。篁莊社區堅持創新突破文明實踐活動固有形式,年均開展文明實踐活動30餘場,惠及羣衆達1000餘人次,富有本土特色的文明實踐活動廣受羣衆喜愛,已然形成了“月月有主題、週週有活動、場場有特色”的生動局面,助推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棠下鎮良溪村:
以文化爲魂、生態爲基、治理爲要
煥發生機魅力
“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的召開意義重大,良溪村將貫徹落實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農村精神文明創建五大行動”部署,以“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建設爲契機,繼續以文化爲船、以生態爲帆,深耕精神文明建設,以“鄉風文明”賦能產業發展,駛向“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幸福港灣。”良溪村負責人說。
“全國文明村”棠下鎮良溪村(陳家榮 攝)
執“修繕活化”之筆
擦亮村容村貌底色
良溪村大力修繕羅氏大宗祠、五部堂等廣府特色古建築,升級改造村道,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良溪村還積極提升活化良溪古驛道,對古驛道周邊亂搭亂建進行專項整治,建設上山步道、廣場平臺、安全護欄,並對古村護村牆、明清古民居等外立面進行修葺美化,融合水墨繪畫和雕刻,引入創意牆繪,展示良溪古村歷史文化、建築文化、鄉親文化,賡續文脈、留住鄉愁。
引“文化活水”滋養
激活精神家園氣象
良溪依託“後珠璣巷”深厚底蘊及36姓氏移民文化,開發姓氏文化書籤、鑰匙扣、明信片等特色文創產品。舉辦“古韻良溪夏日節”、開筆禮、國風非遺遊園會、家風傳承親子游等活動,結合農耕體驗、非遺手作、農產品市集,吸引衆多家庭沉浸式感受古村魅力。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研學基地常態化開展觀影、曲藝下鄉、親子閱讀等活動,提升文化感染力。
鑄“善治密碼”之鑰
解鎖和諧鄉風新篇
依託良溪村羅氏大宗祠、五部堂一直秉承儒家“刑仁講讓、敬老尊賢”的傳統文化,良溪不斷細化完善村規民約,充分利用微信羣和宣傳欄公示公告各類事項,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繼承發揚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新實施“積分超市”考覈激勵,以“文明行爲換積分、積分兌物品”模式,讓村民從“旁觀者”變“參與者”,爲鄉村治理注入新活力。良溪打造“榕樹下的大講堂”,邀請駐村律師開設法治課堂、老黨員講述紅色故事,將文明課堂設置在戶外,讓文明鄉風凝聚在鄉野。
荷塘鎮篁灣中心小學:
文明校園賦能“百千萬”工程
“龍竹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爲教育領域的精神文明建設指明方向。蓬江區荷塘鎮篁灣中心小學作爲全國文明校園,一直將文明教育融入日常,憑藉“龍竹文化”育人,開展特色活動。未來,學校將深化文明建設,培養學生文明素養,助力精神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篁灣中心小學負責人說。
學校紗龍隊參加“百花迎春”中國文學藝術節2024春節大聯歡
理想爲炬,文明爲魂
近年來,篁灣中心小學全面對標“全國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標準,成立文明校園建設專項領導小組,制定長期規劃,構建黨建引領、全員參與的工作體系,按照“六個方面”建設要求,將創建文明校園融入辦學治校各方面、全過程,積極構建“龍·竹”特色文明創建體系,形成全員參與創建文明校園的濃厚氛圍,取得了顯著成效。篁灣中心小學以“龍騰萬里,竹立千秋”爲辦學特色,將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教育納入課程體系、校園活動與育人環境之中,實現全員參與、全過程覆蓋、全方位融入。
立德樹人,以文化人
篁灣中心小學以“龍·竹”特色文化爲核心,打造沉浸式育人環境。“六個課堂”多元育人平臺、“五大節文化”特色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非遺傳承、勞動實踐,培養出兼具文化自信與社會責任感的新時代少年。學生們走出校園,參與村鎮志願服務、文化宣傳,成爲鄉村文明建設的青春力量。
潤物無聲,環境育人
校園文化建設是篁灣中心小學的獨特名片。篁灣中心小學注重校園文化氛圍對學生的薰陶和感染,始終把文明和諧校園建設作爲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堅持以“紗龍文化”爲載體,打造校園文化。打造“龍竹”文化牆和主題小公園,設置開放性的創客展示區,課室裡設“龍少年,竹君子”爭章欄、評比展示欄,學生們在耳濡目染中學紗龍之韻,鑄君子之風。“紗龍文化”“龍竹”主題場景,讓傳統文化在校園煥發新生。學校還依託國家級非遺傳承教育基地優勢,開展“非遺進校園、進鄉村”活動,推動荷塘紗龍·龍舞等文化資源產業化發展,助力鄉村文旅融合,推動縣域經濟繁榮發展。
文明創建永不止步
幸福蓬江共建共享
從城市到鄉村,從機關到校園,蓬江區正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推進精神文明建設,讓文明成爲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接下來,蓬江區將圍繞全省會議精神,持續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以“繡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質,以“惠民初心”優化公共服務,以“榜樣力量”引領社會風尚,讓文明蓬江更具魅力、更富活力、更有溫度。
蓬江區中心城區(劉淑君 攝)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更是蓬江人民的共同追求。在新時代的征程上,蓬江區將繼續以精神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爲廣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踐貢獻“蓬江力量”!
編輯 | 蓬江發佈編輯部
來源 | 蓬江區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