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最強大腦”齊聚南昌 點贊南昌文旅發展

2025年中國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活動今天在我市舉行,國內文旅行業權威專家、旅遊景區代表、文旅行業企業家來到南昌,沉浸式感受物華天寶的生態城市、人傑地靈的英雄南昌獨特魅力。

在開幕會上,南昌文旅推薦官、南昌廣播電視臺主持人王珺深情推介南昌文旅資源。

南昌文旅推薦官、南昌廣播電視臺主持人王珺:“滕王閣,是當之無愧的南昌文化符號。現在只要您能全文背誦《滕王閣序》,您就能夠免費登閣。今天的滕王閣,我們‘還江於民 還岸於民 還景於民’,我們的遊客可以免費進入到滕王閣北園,一邊遠眺贛江美景,還可以感受滕王閣的千年古韻,滕王閣的黃昏你絕對不可以錯過。記得那句詩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筆下的千年盛景就這樣呈現在世人面前,震撼每一個在場的人。”

從熱血沸騰的八一廣場升旗儀式,到驚世大發現海昏侯,再到水墨丹青的八大山人紀念館,推薦官的深情介紹給與會嘉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紛紛表示,近年來南昌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探索出了獨具特色的南昌經驗,讓物華天寶的生態城市、人傑地靈的英雄南昌,更加出圈出彩。

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總顧問、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魏小安:“‘還江還景還岸’,這個‘三還’我就覺得特別好,一方面確實是讓老百姓感受到好處,另外一方面,在這個‘三還’的過程之中,產生了很多亮點,比如說準備街頭的音樂,街頭的藝術擺過去,南昌就活了,就給人有溫度了,像這些東西我覺得都非常好。”

中國旅遊協會地學旅遊分會會長、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吳必虎:“過去南昌在整個江西的旅遊目的地體系中,並不是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但是這兩年南昌出圈了,變成網紅城市,前幾天刀郎演唱會,全國人民都瘋狂地跑到南昌來,當地政府做了很多提前的佈置,整個城市就是一個休閒的城市。”

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士林:“這次來,我確實發現南昌的文旅發生了一個很驚豔的變化,它走在了前沿,在探索上有很多經驗,活化的經驗,市民的需求和社會的需要結合比較密切。因爲以前我們來主要是(把紅色景點)作爲文物和文化遺產來欣賞的,我覺得南昌真的很可貴,它把它們激活了。我覺得南昌在歷史文化,包括近現代革命文化這種活化利用和展示上,真是提供了很多新的經驗,對國內的很多城市我覺得都有借鑑意義。”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朱啓臻:“南昌我是來過很多次,(這次)感到非常震撼,南昌非常有人文的這種底蘊,又有自然的風光,給我們每個人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們昨天去遊了滕王閣,他們告訴我一個數據,說是過去南昌發起過背《滕王閣序》,免滕王閣門票的活動,(有)10萬多人蔘與,說最大的年齡有80多歲,最小的年齡只有2歲,你看這樣一個吸引力,說明我們文化的這種生命力和吸引力到底有多大。”

中國社會科學院視聽研究室主任冷淞:“南昌是我非常喜歡的城市,它是個英雄之城,首先它的紅色文化,再加上滕王閣人文和場景的雙向奔赴,給大家印象是很深的。這次是深刻感受到了南昌的一種熱情,人的一腔熱情、熱忱,有一顆爲別人服務的心,我覺得是文旅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因爲無論景色多美,最美的風景永遠是人。所以南昌的人美和我們江西的風景獨好,就構成了我們服務型城市、服務型情緒價值的一種釋放。”

隨後,國內旅遊產業方面的權威專家,圍繞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文旅政策的解讀、城市規劃賦能文旅等方面帶來精彩演講。專家們圍繞如何讓“網紅”南昌持續“長紅”,流量變留量,結合各自領域建言獻策。

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總顧問、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魏小安:“現在有一個持續五年的熱點,建軍百年體驗南昌。2027年這是建軍百年是一個亮點,但是從今年開始我們要把一年的亮點變成五年的一個熱點,第一就是對應長者市場,60歲到75歲的市場,第二就是對應復員轉業軍人,第三個市場就是預備役的軍人,就這三個市場撐五年熱點沒有問題,就把我們南昌的特色真正做出來。”

中國社會科學院視聽研究室主任冷淞:“第一個,我覺得南昌應該去做一批攻略類的盤點類的視頻,因爲我們說短視頻的創作叫解悶解惑解釋解決。其實還有大量的可去做的地方,它需要一條黃金線路的攻略式的短視頻。我們有很多的這些南昌文旅的一些文人志士、文人墨客的故事,其實可以用短劇的形式進行呈現,不同的需求中,它需要不同的短視頻用精準推送的方式來引流,跟着微短劇去旅行,跟着微短劇看非遺,跟着微短劇看品牌,跟着微短劇來科普,跟着微短劇來學法,用好這些我們部委頒發的這些政策工具去做一些垂類的內容,用好這些推廣的工具。”

中國旅遊協會地學旅遊分會會長、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吳必虎:“在唐以來的這1000多年時間裡面,南昌作爲贛鄱水系的水上運輸通道,它是中國南北的大運河體系當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作爲贛鄱文化走廊,南昌是走廊的樞紐,所以文化要素在這條路上走過的,我們可能知道王勃,但是除了王勃以外,走過李白、蘇東坡,甚至外國人馬可•波羅也走過,徐霞客江右遊記就是寫我們江西的。所以南昌在歷史文化底蘊這一塊,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呈現,也就是遊客來了贛江以後坐船的時候能夠聽到這些故事,古代唐宋以來的1000年的贛江上的文化故事,從這條河上走過的人的故事,如果講起來可能更有意思。”

來源:南昌廣播電視臺

編輯:周盈盈

校對:印 彤

鄧 文

核發:易志宏

小編雞腿靠你了,在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