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巨頭”復星旅文將正式告別港股,私有化提案獲99%贊成票

紅星資本局3月6日消息,復星旅遊文化(01992.HK,以下簡稱“復星旅文”)私有化正式進入倒計時。

3月4日晚,復星旅文發佈公告,公司私有化提案以超99%的支持率高票通過股東大會表決。這意味着,這家上市6年的文旅巨頭將告別港股市場。按照計劃,公司將於3月19日正式退市。

“復星旅文的股票流動性長期較低,加之當前市場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本次私有化爲股東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退出機會。”復星旅文方面表示。

尋求更靈活的發展

復星旅文曾在公告中表示,退市是因爲股價長期低迷、流動性不高等多重困境。

復星旅文成立於2009年,是復星國際旗下專注於全球旅遊和度假產業的子公司,2018年在香港上市,發售價格爲每股15.6港元。作爲復星國際“快樂板塊”的核心資產,旗下品牌包括全球運營近70家度假村的“Club Med”、投資超過110億元的“亞特蘭蒂斯”等。

2021年,復星旅文股價曾觸及階段性高點16.2港元,而私有化方案公佈後、股票停牌前股價僅爲4港元。

2024年12月11日,停牌多日的復星旅文發佈公告稱,計劃私有化退市,將以每股7.8港元回購股份,該價格較停牌前的股價溢價95%。消息一出,次日復牌股價大漲超80%,收盤價達7.21港元/股,創下年內最大單日漲幅。

根據計劃,復星旅文的控股股東擁有權益的股份,將不會被註銷。整個復星系的持股達到79.50%,其他股東的持股比重爲20.50%,約2.55億股。此次回購註銷股份的對價約爲19.89億港元。

從2024年12月提出私有化到2025年3月4日表決通過,復星旅文的退市進程堪稱“閃電戰”。這一速度遠超港股私有化案例的平均週期。

截至目前,復星旅文的股價爲7.75港元每股,總市值96.47億港元。這一股價遠遠低於2018年上市時的發行價15.6港元,當時該公司IPO籌集了33.4億港元,也遠遠高於此次私有化成本。

業績方面,復星旅文預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歸屬股東淨利潤將由盈轉虧,預期介乎淨虧損5000萬元至淨利潤1000萬元之間。相比之下,2023年度經審計淨利潤爲3.072億元。不過,2020年至2022年,復星旅文合計虧損超58億元。

在今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25屆年會上,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談及復興文化旅遊私有化時表示,“我們提出聚焦主業,就是要深耕已經形成優勢的產業基礎,我們去年也發佈了復星旅遊文化的私有化,希望在私有化之後能夠更加靈活的加快發展,說得簡單點——這些東西做好就夠了,不想再多做了,但是這些做好也不容易了,所以還是會努力的。”

三亞亞特蘭蒂斯或將REIT上市

針對此次私有化提案表決結果,復星旅文方面表示,此次私有化的順利通過標誌着復星旅文戰略轉型邁入新的階段。私有化之後,公司將加速向輕資產模式轉型。

輕資產運營是近年來複星旅文的戰略關鍵詞。復星旅文聯席總裁、Club Med中國區CEO徐秉璸曾在2024年上半年業績會上表示,將堅持以輕資產運營能力作爲核心發展。他提到,對於存量的重資產,會積極地去探索引入潛在的戰略投資者。

近兩年,復星旅文不斷通過拋售資產“斷舍離”來進行輕資產“瘦身”。2024年9月初,復星旅文以3000萬英鎊出售Thomas Cook Tourism(UK)100%股權。而早在2023年,復星旅文與高盛集團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出售Casa Cook和Cook’s Club品牌及海外業務;此外還退出愛必儂景區的託管運營業務。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爲,復星旅文私有化有助於其更專注於輕資產模式的轉型和可持續增長。近年來,復星旅文一直在推進輕資產戰略,通過拋售部分資產和聚焦核心業務來優化資產結構。私有化退市後,復星旅文可以更加專注於這一轉型過程,減少市場波動和短期業績壓力對其長期戰略的影響。同時,私有化也有助於復星旅文更好地打造可持續增長引擎,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和創新業務模式來推動公司的長期發展。

在復星旅文私有化之後,旗下核心資產三亞亞特蘭蒂斯酒店將走向何方,也令市場關注。

三亞亞特蘭蒂斯是復星旅文旗下核心資產,2018年由復星集團斥資110億元打造,自開業起就持續創造可觀的營收利潤。2024上半年,復星旅文營收94.15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來自三亞亞特蘭蒂斯的收入達到了8.7億元,平均客房入住率與客流人次都創下歷史新高。

去年以來,三亞亞特蘭蒂斯陷入出售傳聞,復星旅文曾迴應要引入戰略投資者。今年2月10日,復星旅文發佈的公告稱,復星旅文正考慮分拆三亞亞特蘭蒂斯,於上海證券交易所進行獨立REIT上市的可能性。

徐秉璸曾在業績會上表示,未來亞特蘭蒂斯會“豐富產品線,增加非房收入,獲取市場份額,提升運營效率”,另外就是拓展亞太和中國下沉市場。

編輯 餘冬梅 綜合自每日經濟新聞、新京報、21世紀經濟報道